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协作机器人动力学误差补偿.docx

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协作机器人动力学误差补偿.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准确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是搭建仿真模型,验证先进控制算法和对控制系统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1–2]。随着对机器人动态性能要求的提高和协作机器人概念的兴起,常规无模型控制方法,如PID算法不仅轨迹跟踪精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尤其无法实现碰撞检测、柔顺控制等人机交互功能[3]。 对于多轴串联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一般会考虑重力、科里奥利力、惯性力和摩擦力等主要因素,但是对于较复杂的特性,例如减速机柔性、连杆弹性、摩擦力随工况的变化、电机转子惯性力等,较少建立其数学模型[4–5],从而导致计算力矩与实际力矩误差较大,阻碍了协作机器人碰撞检测、拖动示教和柔顺控制的良好实现。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文献[6–

文档评论(0)

罗伯特之技术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畅游技术蓝海,八大领域技术领先解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