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第2课
【本课篇目】烛之武退秦师
【选题理由】
第一道题选择了《烛之武退秦师》和《史记·晋世家》两篇文言文,简要概括《左传》和《史记》对此在叙述“秦晋放弃攻打郑国的过程”特点方面的不同之处。
第二道题选择了《左传·僖公三十年》《东莱〈左传〉博议》两篇文言文,结合两段选文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
第三道题选择了《烛之武退秦师》和《淮南子·人间训》两篇文言文,结合两段选文分析烛之武聪明睿智的人物形象,感受其说理魅力。
第四道题选择了《烛之武退秦师》和《触龙说赵太后》两篇文言文,感受主人公言语说理魅力的同时,能够参考刘鳃在《文心雕龙》中的“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对“烛之武退秦师”的高度评价。以整句的形式,也拟写两句对“触龙说赵太后”的评价。
第五道题选择了《烛之武退秦师》和《崤之战》的对比阅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说理魅力。
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乙)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B.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C.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D.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
B.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员,可翻译为“您”,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按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扬,如晋文公。
D.丙午,古代纪时法。以干支纪时,即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循环纪时。
【小题3】下列对两个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年少时就喜欢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拥有赵衰等五位德才兼备的好朋友。
B.重耳被晋献公所派宦者履鞮一路追杀,被砍掉了袖子,重耳最终逃脱,去了母亲的国家——狄国。
C.咎犯认为自己在重耳流亡时有很多过错,担心重耳回国后报复自己,便请求离开,重耳对河盟誓,以此打消其担心。
D.重耳在流亡中主动请求联姻,结秦晋之好;后秦晋两国攻郑,秦缪公被郑说服,放弃攻郑,与郑结盟,秦晋联盟瓦解。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小题5】这两段文字都叙述了秦晋放弃攻打郑国的过程,试简要概括《左传》和《史记》对此在叙事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抱负与使命-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五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乡土的中国-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理论的价值-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诗意人生-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伟大的复兴-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中华文明之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芣苢、插秧歌-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