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9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选题理由】
第一道题选择了魏韬《白鹿原:失落的乡土中国》和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对比阅读,通过概括文章关于乡村社会秩序的内容,总结农村生活中靠宗族长辈解决矛盾的原因。
第二道题选择了费孝通《乡土中国》(节选)、[美]明恩溥《中国的乡村生活》、[美]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三则材料的对比阅读,旨在考生在把握文章重要观点的基础上概括人服从礼原因,并能运用材料中所给的观点分析问题。
第三道题选择了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梁志平《从“礼治”,到“法治”?》、郭星华《无讼、厌讼与抑讼三则材料的对比阅读,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探究作品的论述逻辑;概括材料所表达的作者观点。
第四道题选择了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三则材料的对比阅读,分析材料论证上的特点,探究作品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第五道题选择了费孝通《乡土中国》两个节选内容的对比阅读,结合材料分析概括分析乡土中国的基本特征。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因为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这个自给自足的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是以村落为生活单位的乡村社会,以乡情为纽带维系着它的正常运转。
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乡绅对于社会的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说《白鹿原》中当遇到饥馑之年时,白嘉轩、鹿子霖之类的乡绅便承担了赈济饥民的社会责任。这一方面是出于儒家教育兼济天下的担当意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于乡情的考虑。乡村社会村落聚居的生存状态,使农民在这个相对狭小的环境中很易于彼此熟识,另一个例子则将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小说中,当官员田福贤以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将之前参加农会的积极分子笼络回来时,他以一个长辈教训晚辈的身份训斥这些人的无知,然后释放了他们。他叮嘱这些原本热情高涨积极革命的青年农民,让他们回家种地,好好过日子。这里可以看出农村革命现状与城市的重大区别:即使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乡土社会的乡情因素依然可以游刃有余地调和或者说超脱于这些纷争之中。
此外,以祠堂宗族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使这种关系迥异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小说中的白鹿村为例,在白鹿村里几乎全部村民都属于白、鹿两姓家族,家族有族长,负责处理族内的各项事物,如果白鹿村是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族长便承担着家长的职责,在这样的社交圈子内族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威。显而易见,一旦这种类似于乡情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农民们的社交关系也便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失去这种有效的约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面临着信任缺失和秩序混乱的危险。
乡土中国里乡村社会的秩序有着近乎执拗和顽强的生命力。小说中,当以黑娃为首的农会为了破除封建势力而将祠堂门前的刻有乡约的石碑砸烂后,族长白嘉轩带领众人重新将砸烂的石碑拼凑起来,并希冀以此来警示后人。石碑上的乡约体现了儒家纯朴的社会理念,它为白鹿村的村民树立了一个类似于道德模范的典型,并要求村民们恪守乡约上的条文。乡村社会的秩序依赖于类似于白嘉轩这样的乡绅来维持,这些乡村中的士绅阶层保持了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祠堂也是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象征,村民的婚丧嫁娶与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小说中,族长白嘉轩拒绝黑娃领回来的媳妇小娥进祠堂祭拜,也就意味着拒绝小娥进入白鹿村的群体之中,祠堂以其在道德影响力方面的权威性掌控着白鹿村的秩序。而对于乡村社会秩序最具影响力的人无疑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朱先生,朱先生被整个白鹿原的村民看作是圣人。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孤身一人,慷慨赴义,以一人之力劝退数十万清军,使得白鹿原的村民免遭涂炭。他为村民排忧解难,树立了一个人格的楷模,独具君子风范。更为重要的是,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个白鹿原的村民,然而当无所不知的朱先生说他也不知道军统是做什么的从而闹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笑话的时候,朱先生便瞬间从神坛上跌落而下,这也预示着儒家精神和其所代表的旧有的社会秩序也轰然倒塌。
(摘编自魏韬《白鹿原:失落的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礼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前辈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窦娥冤》(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哈姆莱特》(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雷雨》(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姜夔作品专题练.doc
- 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阿房宫赋、六国论-高中语文新教材-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百合花、哦,香雪-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百年孤独(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包身工-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理论的价值-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诗意人生-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伟大的复兴-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第一单元 单元核心素养 中华文明之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芣苢、插秧歌-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复活(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