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9
第4课
【本课篇目】《窦娥冤》(节选)
【选题理由】
第一道题选择了《窦娥冤》《哈姆莱特》两篇剧本选段,分别概括两篇剧本主人公的形象;对比《窦娥冤》“本色派”的语言风格,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诗化表达”特点;分析语段中窦娥与哈姆莱特的反抗精神。
第二道题选择了和关汉卿同为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剧本作品《灞桥饯别》,结合选段分析这段词曲的特点;分析剧中王昭君的形象并评价其投江而死的做法。
第三道题选择了田汉的剧本《关汉卿》,分析作者在创作该剧时,从关汉卿众多作品中选取了《窦娥冤》作为切入点和结构框架的好处。
第四道题选择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理解与分析中外两大著名剧作家在剧本塑造上的不同及其原因。
第五道题选择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等两篇文章,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窦娥冤》《雷雨》《红楼梦》《哈姆莱特》中,不符合文中“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这个特点的剧本,并根据两则材料简要阐述“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的内涵。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着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哈姆莱特》(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雷雨》(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姜夔作品专题练.doc
- 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 阿房宫赋、六国论-高中语文新教材-群文阅读初探.docx
- 百合花、哦,香雪-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百年孤独(节选)-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包身工-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高中语文新教材 群文阅读初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