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影响.docVIP

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影响.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影响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中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在维护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周边地区各类高污染工业对湖水污染日趋严重,沿湖湿地盲目围垦,以及对湖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致使南四湖的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沿湖湿地大面积减少,湖泊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调水前期,山东省和流域内各级地方政府对南四湖实施了一系列“治、用、保”的工程与措施,使南四湖水质得到了根本改善和促进。然而,由于南四湖流域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经济高速增长期,流域资源消耗、工业结构性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将持续影响南四湖的生态安全。因此,科学诊断流域社会经济对南四湖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合理保护思路,对维护南四湖生态健康,确保南水北调水质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在流域社会经济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估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国家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南》中的指标也在不断总结修改。本研究从驱动力和压力2个方面选择社会经济影响指标,建立湖泊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湖泊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提供方法借鉴;以南四湖流域2000-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科学评估近10年来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南四湖湖泊生态系统影响的状况,可为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促进南四湖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 1研究区域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中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是集水源供应、防洪灌溉、水产养殖、休闲旅游和航运等综合功能的水库型湖泊,其汇水流域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2个县市(区)。本研究中的南四湖流域是指在山东省境内的汇水流域,包含济宁、菏泽、枣庄3市和泰安宁阳1县,总面积2.89万km2。该区域以南四湖和京杭大运河为界分为湖东和湖西两部分,湖东为鲁中南低山丘陵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势由东北向湖区方向倾斜;湖西为黄河中下游冲积而成的黄泛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流域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内部分布着大量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各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小型盆地和谷地。该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陆地平均气温为13.3~15℃,平均无霜期为199~210d。年平均降水量在59~820mm左右,多年沿湖陆地的平均蒸发量为1702mm。南四湖流域水资源总量为55.9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2.45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49亿m3。河道属于淮河流域泅水系,主要河流有济水、濮水、沮水、雍水、菏水等。该区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潮土、盐土、风沙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6个土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7.72%和16.72%;水域湿地在该区域所占面积比重为6.75%,高于草地与林地所占比重;未利用地面积较小,占流域总面积的0.47%。南四湖流域共有28个区(市、县),40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5723个村(居)委会。2010年,流域内总人口为2273.1万人,以农业人口为主,占总人口的72.60%;2000-2010年人口年增长率0.5%~1.6%。2010年流域国民经济总产值为5343亿元(占全省的12.8%),是2000年(1053亿元)的5倍多,年增长率9.6%~27.2%。2010年,南四湖流域城镇化率27.3%,比2000年增加6.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水平(36%~50%)。2010年流域内三大产业比重为13∶55∶32,与2000年(26∶41∶33)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区域内工业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造纸、化工、农副食品加工业等重污染行业依然是工业点源的主要污染来源,2010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负荷分别达到22.8万t和2.32万t。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2010年南四湖高锰酸盐指数、COD、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分别为5.09、25.37、0.29、0.69、0.11和0.14mg/L,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别属于Ⅲ类、Ⅳ类、Ⅱ类、Ⅲ类和Ⅴ类,其中COD和总磷尚未达到规划调水水质(Ⅲ)要求。 2数据与方法 2.1研究方法研究技术流程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评价因子/指标→评价因子/指标量化分级→因子/指标权重确定→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原则,从驱动力和压力2个方面选择社会经济影响指标。驱动力反映流域所处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相关属性,可以分为人口、经济和社会3个部分

文档评论(0)

柚柚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