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VIP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空坐标 高频视角 易错考点 第13讲 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3)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4)新起点: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四种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4.苏俄(联)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此政策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斯大林体制 其内容主要表现为: 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富农”,而且消灭了全体小生产者——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 5.三大经济运行模式比较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根源在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 ) 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经济。但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相对落后的国家,这种做法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根源所在。 (2)新经济政策意味着苏俄(联)背弃了社会主义的目标。( × ) 提示: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新经济政策并没有背弃社会主义的目标。 (3)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初曾发挥过进步作用。( √ ) 提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实行初期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到了后期,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调整生产关系,斯大林模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主张遏制经济危机。( × ) 提示:“自由放任”政策并非不主张遏制经济危机,它力图利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能调整社会经济活动,国家不干预经济。 (2)自由放任政策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 ) 提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