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请分点概括文中卢卡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①偷盗得手后的舒爽坦然;②被警察发现时的震惊和惶恐;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11.指出两处划线词语“沉甸甸”在句中所起的作用。(4分) (1)“沉甸甸”指偷到的财物丰富而贵重,表现小偷卢卡美滋滋的、舒爽坦然的心情。(2分) (2)“沉甸甸”指渔网的沉重,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卢卡救助警察时的艰难和全力以赴。(2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12.赏析文中加点的语句。(4分) 运用比喻(1分)从动作和心理两方面,展现卢卡幸灾乐祸的卑鄙心理(1分),使得卢卡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1分),同时也与下文他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情节形成对比,从而凸现人性中善的一面(1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小说结尾,铁面无私的警察默许地放走了小偷卢卡,有人觉得该放,有人觉得不该放,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5分) .观点一:我觉得应该放了卢卡。尽管卢卡是个惯偷,但他在关键时刻救了警察,倘若不是这一关键时刻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以觉醒,警察早已命丧黄泉。警察放走卢卡具有象征意义,那就是人性当中的善的肯定与回报。我们这个社会应该鼓励这种善心、善行。不然,如果大家都担心像彭宇一样扶老人而要赔偿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就会面临集体的滑坡了。(观点明确1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结合文章,抓住人性的善以及对善的肯定,2分;联系现实,2分;意思对即可)(5分) 观点二:我觉得警察不应该放了卢卡。卢卡救了警察,警察理应感恩,但是小偷毕竟是小偷,警察毕竟是警察。法律赋予警察的职责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情而有所改变,要不然社会的正义就无法得以彰显。试想,如果我们都可以将个人的情感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社会岂不是一团糟了。像文强、成克杰、王辉忠之流之所以被绳之以法不就是因为徇私枉法吗?(观点明确1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结合文章,抓住警察的职责和社会的正义,2分;联系现实,2分;意思对即可)(5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辛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远望绵延不绝的青山,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像那青山般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 李勉登郁孤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应代指汴梁。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 “郁”有郁勃、沉郁之意, “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这三字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之情。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之情;而重山阻隔,表达了故园难回的义愤之情:忠愤之情。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喻什么。 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归的愿望。 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投降派)。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四十二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