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重点归纳.pdfVIP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重点归纳.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 重难点串讲资料 课程代码:00402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一、慈幼观念的演变 西周大司徒负责执行保息六政,保息六政的首务就是慈幼。 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 春秋末年,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把“慈幼之政”看作是推行 “仁政”的一个标志。 韩非则从母爱和家庭佳偶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认为母爱是造就儿童优良品质的根本原 因,还讨论了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为庠,既是原是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 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对于年幼者来说,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 保育。 庠的出现具备的三个条件:(1)、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 (2)、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 (3)、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外婚制 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 是从北宋开始的,也是鼎盛时期,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 予惠仓。慈幼局的主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 能与慈幼局略同。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朝。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始 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 四、慈幼礼俗 “试儿”也是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或称“试晬”,俗称“抓周” 。“江南风俗, 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还有一种慈幼礼叫“洗儿会”。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有 财力举办。仪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钱意味着使儿童富裕,葱意味 着使儿童聪明,用数丈彩绕之,名曰: “围盆”,取儿童生活在多彩幸福之中之意。观者各 -可编辑- 精品教育 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意为在众人的帮衬下多才多福。“洗儿会”也是父母借以表达 自己对子女期望的郑重仪式。 儿童的命名仪式,也是重要的慈幼礼俗。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 所谓吐情, 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 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 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时变:就是婴儿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人认为, 婴儿出生三个月后,开始具备了初步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 胎教:是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 条件对孕妇的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 亲大脑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一、胎教的作用:(1)、胎教被看作是能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 (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南宋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教育专著《小 学》一书中,以“胎孕之教”为首论。 (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医学巨著《千 金方》中专门列出一门“养胎”,首次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胎教的原理。 二、胎教的内容 一、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心”的修养,主要是指“心”的“虚”与“静”。 二、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可包括三方面: “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

文档评论(0)

文章写作专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司主营文章撰写、培训教材、合同协议、发言稿、策划、汇报、各类文案。 ~ 海量资深编辑老师无缝对接,一对一服务。 ~ 保原创!可加急!免费改!

认证主体张家港市尚博锐艺术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302062995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