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第一章.docxVIP

李工真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第一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工真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第一章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 李工真 一、“国兴科教”战略的提出 18世纪晚期,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域内,尽管已有各类大学与高校60余所,但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与内外局势的混乱,德意志的大学教育在欧洲是极为落后的。“狂飚突进运动”的著名人物戈特霍尔德?埃菲赖姆?莱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C1781 )曾尖锐地指出过:“德意志的大学只是一些经院哲学式的神学院,它们正在行会精神、任人为亲、裙带关系、普遍的僵化和经院哲学的败落中沉沦”。i 因此,他对当时的德意志旧大学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不过在当时的普鲁士,仍有一所稍具现代性的大学,即哈勒大学,它并不来源于教会,而是由腓特烈大帝的国家政府出资创办的。但这所大学却在19世纪初年拿破仑征服中被法国占领者撤除,同时撤除的德意志大学还有科隆大学、 哥廷根大学、英尔施塔特大学、特里尔大学、美因茨大学、波恩大学、迪林根大学、赫尔姆施泰特大学、林腾大学、班贝克大学、福尔达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以及阿尔特多夫大学、萨尔茨堡大学、因斯布鲁克大学、帕骚大学,伦贝格大学等。总之,凡是被拿破仑强行划入法国版图与势力范围的德意志领土上的著名大学均被撤除,因为拿破仑是这样告诉他的元帅和将军们的:“要想彻底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式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ii 然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推动了德意志的改革运动。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对欧洲所有的民族来说,生存条件已发生了变化。正如前普鲁士首相、著名的官僚改革家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男爵( Carl August Freiherr von Hardenberg, 1750?C1822 )指出的那样:“谁要想生存下去,谁就必须保持效率与竞争能力,必须进行民族的自我更新,所有的国家都必须使自己强制性地接受这个时代的新原则,否则就死路一条!”iii 因此,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动员起德意志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志,并赋予了它改革的推动力,德意志最大的邦国之一,普鲁士,成为了这场大改革的中心。 1806年《堤尔西特和约》签订后,这个被剥夺了一半领土、流尽鲜血、一贫如洗的普鲁士还得向拿破仑法国交纳沉重的战争赔款。在国家财力极度枯竭的情况下,“具有哲学家头脑的”国王威廉三世,对从哈勒大学逃出来的教授们这样说道:“这个国家必须通过它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 iv 1807年10月,普鲁士就经济困境与办教育的关系问题举行了一次专门的内阁会议,威廉三世在会议上再度明确了他的态度:“正是由于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国防大臣格哈尔德?沙恩霍斯特( Gerhard Scharnhorst, 1755?C1813 )也深表赞同,他这样说到:“普鲁士要想取得军事和政治组织结构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首先要有在教育与科学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即将出任内政部教育司司长的威廉?冯?洪堡( Wilhelm von Humbolt, 1767?C1835 ) 也指出:“大学是一种最高级的手段,惟有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的尊重,从而取得在启蒙与教育上真正的世界领先地位!”v 从普鲁士官僚改革派们的“国家办教育”、“最好手段”、“最高级的手段”等思想观念来看,不难发现他们选择的并非“科教兴国”,而是“国兴科教”。对此,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C1814 )曾在这次普鲁士内阁会议之后,发表了一系列激昂的演讲,在这些演讲中,他不仅进一步指出了这一“国兴科教”的战略方向,而且对此做出了积极的评价:“普鲁士的解放取决于她是否能建立起一套适当的教育体系,这套体系应当是国有化的体系”。“新国王与拥护他的一批要人在准备实行一场教育大改革,它足以与拿破仑的社会改革相媲美!”vi 总之,“教育”与“科学”,成为了普鲁士改革派官僚们的口号。这个国家力图通过一场教育现代化来优化它的国民,以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纳税能力,更多的理性,更多的忠诚,更少的犯罪,更好的官员,并最终达到摆脱落后挨打、步入世界强国之林的战略目标。随着这一“国兴科教”战略的提出,改造传统的旧大学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普鲁士决心废除败落的旧大学体制,建立理性的新组织──现代化大学。 i 托马斯?尼佩代尔:《对德意志历史的反思》(Thomas Nipperdey: Nachdenken über die deutsche Geschichte,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