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4 页 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尚书·盘庚》曾说:“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这些“共政”的“旧人”就是商王朝的宗族贵族和一些异姓贵族,其中以王室血亲贵族为主。由材料可知商代 A.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 B.商王靠政治联姻加强中央集权 C.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地位 D.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答案解析】A 【详解】据题意可知,商代与王室“共政”的主要以王室血亲贵族为主,体现了血缘关系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说明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故选A;商代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B;贵族的世袭特权在商代以前就已出现,排除C;商代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排除D。 第 2 题:《汉书》载:武帝时作“左官之律”,规定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在地位上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人中央任职。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依律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此举 A.剥夺了诸侯的官吏任免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趋于完备 C.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D.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解析】D 【分析】 【详解】“左官之律”规定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职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从而限制了诸侯国网罗人才,能够防止诸侯.国扩张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项;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吏任免权归君主,排除A项;选官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禁止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职,以此限制诸侯国网罗人才,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排除C项。 第 3 题:唐朝前期,“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唐太宗时,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人,以本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义,作为实际上的宰相。这些措施 A.削弱相权不利于发挥其才智 B.说明唐代的中央官无实际权力 C.实现了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 D.有利于减少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答案解析】D 【详解】凡是以本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义的都是实际上的宰相,说明此时的宰相不局限于固定数目,通过群策群力有利于减少专制下的决策失误,故选D;削弱相权减少的是宰相的权力,而非才智,排除A;BC项说法错误,与实际不符,排除。 第 4 题:宋太祖下诏:”诸州通判、官粮科院至任,并须躬自检阅帐籍所列官物,不得但凭主吏管认文状。”据此可知,通判的设置 A.保证了国家财政的增长 B.加强了中央监察的权力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影响了地方决策的效率 【答案解析】C 【详解】根据“并须躬自检阅帐籍所列官物”可知通判到任要对相关账簿进行严格的审查,这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通判严格审查地方账簿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国家财政的增长,排除A;通判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加强监察的权力,排除B;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没有体现,排除。 第 5 题:朱元璋起兵时发布讨元文告说:“(元世祖)后嗣沈(同“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由此可知,朱元璋 A.开始认识到宰相制度的弊端 B.意在为建立明朝做舆论准备 C.强调了加强君主专制的必要 D.正确剖析了元朝灭亡的根源 【答案解析】B 【详解】根据“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可知朱元璋指出了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论证了推翻元朝的正义性,从而为明朝的建立做了舆论准备,故选B;朱元璋的讨元文告是批判元朝,为明朝建立做舆论准备,而非认识到宰相制度的弊端,排除A;此时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帝,因此并不是在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朱元璋的说法有其主观性,并不能认为是正确剖析,排除D。 第 6 题:1842年7月27日,道光帝接到镇江失陷的奏报,当即下旨称“此时业已专意议抚”,要求耆英等“便宜行事,务期妥速办理,不可稍涉游移”。道光帝的这种态度 A.体现了政府决策的灵活 B.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 C.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D.反映了沿海民众的心声 【答案解析】C 【分析】 【详解】材料中的“专意议抚”表现出清王朝一心求和的政策和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清王朝的腐朽无能,也影响了战争的走向,致使中国最终战败,故C项正确,排除BD两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