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调研(期中考试)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调研(期中考试)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3 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调研(期中考试)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间,边肃“知镇州,以公费钱质易规利,又遣吏强市民羊及买女,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材料表明通判的职责是 A.对知州进行严格监督 B.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 C.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 D.和知州彼此制约与平衡 【答案解析】D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对宋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中的“知镇州”,可以看出知州享有对当地的最高行政权,从“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可以看出通判享有监督检举权,彼此之间制约与平衡,故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只反映了材料一个方面,比较片面,排除;B项说法比较笼统,不是最佳选项,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央的巡视,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 第 2 题:与下表诗句描述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 浮梁巧取江南郡,杯酒轻收肘腋兵。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A.两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解析】C 【详解】根据材料“杯酒轻收肘腋兵…尽是读书人…”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后收兵权,实行文官治国,大量科举取士,“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出自《关山月》,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陆游所作,反映了对宋金和议后对故国的思念,故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 3 题:“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青苗法负责官吏)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 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手段 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答案解析】B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对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中主要介绍了王安石的青苗法,从“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个州定额”可以看出官吏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获取财富而强行摊派,故B项说法正确;给各州摊派定额不能说明政府经济帮助农民,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说法完全违背题意,排除;材料的角度并未体现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打击,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 第 4 题:历史上,辽统治者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别负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事务。这种“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实质上是(  ) A.安抚笼络汉族地主阶级 B.避免契丹人与汉人发生矛盾 C.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肯定和保护先进的封建文明 【答案解析】D 【详解】据材料“辽统治者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别负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事务”可知,辽统治者的“蕃汉分治”是对“农耕文化”的肯定,因此实质上是肯定和保护了先进的封建文明,D正确;据所学可知,为李世英被统治地区不同情况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而不是为了安抚笼络汉族地主阶级,A错误;“蕃汉分治”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不能避免矛盾,B错误;“蕃汉分治”是民族分治,而不是民族分化,故C说法错误。 第 5 题: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缺乏地方管理上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 【答案解析】D “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说明行省决策存在着制衡的机制,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省效率低下信息,故A错误;行省重大事情上报中央,故B错误;行省有地方管理和决策权,故C错误。 第 6 题: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府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元朝在此设行省 【答案解析】C 【详解】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实行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故C正确;西汉设西域都护府是最早管辖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西藏,故A错误;成公主入吐蕃,促进汉藏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是对西藏的直接管辖,故B错误;元朝在此设宣政院,不是行省,故D错误。 第 7 题: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