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主题:咏物抒怀(下)练习(9)(带答案)-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部编版.docxVIP

现代文阅读主题:咏物抒怀(下)练习(9)(带答案)-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部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9) 主题:咏物抒怀(下) 第一部分:主题阐述 咏物抒怀,是一种文艺创作的手法,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立的具体形彖来表现抽象事 物或思想感情。作者在描墓与咏叹事物中寄托一泄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 美好的愿望,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书本第五单元选取的篇目,或借景 抒情,或托物言志,本份练习也以“咏物抒怀”为主题,帮助各位使用者巩固提升。 第二部分:手法点津一景抒惜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 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运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 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 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 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 第三部分:精讲精练 (一) 留得瓦片听雨声 余红 天空已飘洒着丝丝细雨,我仍在家乡的老屋前徘徊,老屋已征收,很快就会被拆 除。篱笆筑的院子里几乎没什么变化,左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群,环绕了半个院子。院 子的右上角是棵枣树,盛夏时节树上挂满了半青透红的大枣,院中间是一字排开的红砖瓦 屋,屋旁是关鸡鸭的小矮房,院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茂盛的树叶都爬到瓦屋上去 了,秋天花开淸香怡人,闻着就像喝醉酒似的,树下是一口摇水井,井旁有四个水泥石凳 和一个圆桌,还有几把竹编的椅子。读大学时有城里的同学来家里玩,都喜欢在院子里转 来转去,院里的一花一草都令她们爱不释手。同学都无不羡慕地对我说:“你们家的院子真 像个世外桃源,光闻着这竹的淸香,就是一种享受哩!” 离家到现在已有十几年了,父母亲住老屋时,每年左会回家几次。那时老屋的一砖 一瓦,院子里的一竹一叶,那淸幽的井水和屋檐下的燕子窝都时常在梦里飞翔。梦里总觉 自己还住在老屋,在屋檐下和燕子说话,在竹群里和姐姐捉迷藏,扑在水井边照镜子。父 亲过世后,母亲被大哥接到城里去了。老屋就慢慢尘封在记忆的角落里了,除了每年淸明 节给先人扫墓时会经过老屋,很少再去落脚。如今老屋要拆了,想着这翠竹松柏,月亮似 的水井,油画似的瓦屋,都会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心中自然涌现出一种离愁伤感之 情,真是万般不舍。 我站在竹群里不愿离去,细雨湿了衣衫,竹叶随风拂面,如水般温柔。新笋似乎在 悄悄萌发,它们并不知道很快就会被人连根拔起毁火掉,依然生机盎然,依然活泼笑语。 它们舒展长臂抖起一片翠绿的青纱,翩翩起舞。冬去春来它们总能绿荫葱葱,笑迎雨雪风 霜。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写得林漓尽致。如果不是人为破坏,我相信这 群竹会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一时千丝万缕涌上心头,感觉院里的松树像将军,芭蕉像美 人,碧竹像壮士,想象着它们被摧毁时是何等的悲壮。 夜慢慢黑了,雨也下大了,母亲催了我好几次,叫我进屋去。回到屋里,我站在窗 前,听着淅淅沥沥的雨敲打在瓦片上,想起《听雨》来: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 山相对,身闲鸟不猜。以前老屋不远处有座翠绿的大山乞叫仙女岭,山上野花遍地,溪水 交错,蝶飞莺唱,风景十分迷人,相传岭上有天上的仙女飘落,每年的八月十五,她们会 足踏祥云,手握七色彩带,来山下寻找有缘之人,然后挥舞彩带把你带向你要去的地方。 那时我常梦见仙女给了我一双彩色的翅膀,带我飞出了偏僻的山村,来到一个喧闹世界的 上空,那里髙楼林立,车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多,人群像密集的蚂蚁,到处是烟雾瘴气,耀 眼的霓虹灯刺得我睁不开眼睹,我感到好奇也很迷惑,不知该往哪里落下,我想飞回去 时,梦醒了。后来这大山变小山,小山变山坡,山坡变成了马路。仙女落脚的山都被推平 T,周边住的民房自是要拆迁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将被包裹在钢筋水泥中,很快就会车多 人多瘴气多。在喧盟拥堵的城市里待久了,又留恋起这偏僻的小山村来,这里的空气甜, 泥上香,人心淳朴啊! 夜深了,雨仍滴滴答答地敲打在瓦片上,声音淸幽舒缓,像柳荫下的溪水声,像母 亲的温温耳语,像在记载时间的流逝,诉说岁月的变迁,演奏着一首依依不舍的曲子。貞? 想老屋能留下点什么,燕子窝、月亮井,那群青竹,陈旧如古迹似的瓦片。竹坞无尘水槛 淸,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瓦片听雨声。 1?阅读全文,说一说作者笔下的老屋有什么特点?(4分) 第一段写读大学时城里的同学来家里玩的事情,属于什么记叙方式?试揣摩作者这样安排 的用意。(3分) 文中多次写到雨,有什么作用?(3分)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三段画线句。(4分) 结合全文,试从内

文档评论(0)

138****0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