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歌背后的故事】词作者乔羽述《我的祖国》 :每个人心
中都有“一条大河”
蓝字 : 老歌回放→再点 :关注,即可留言为亲朋好友点
歌!交流请联系微信: gjl268
《我的祖国》原名《一条大河》 ,是为电影《上甘岭》
配的插曲。这首歌诞生于 1956 年夏天 , 《我的祖国》是诗人
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合作完成的,由郭兰英演唱。作品采用抒
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感情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击下面的视频欣赏: 郭兰英演唱 《我
的祖国》 1956 年,一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上
甘岭》还未在全国放映,影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就在录
制后的第二天,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向了全国。 “一条大
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亲切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唤起了影片中战士对家国的记忆,
也拨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歌依然
富有感染力。歌中的一条大河指的是哪条河?为何战争片的
插曲跟战争没啥关系?日前,记者采访了歌曲词作者乔羽先
生,听他讲述一条大河背后的故事。电影《上甘岭》中,卫
生员王兰为战士们演唱《我的祖国》
创作背景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 1952 年 10
月 14 日,美军向上甘岭志愿军阵地发动了进攻,上甘岭战
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 10 万余人,持续鏖战 43 天,
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 1956 年,乔羽受邀为电影《上
甘岭》写作插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录制后的第二天便向
全国播放了这支歌,于是出现了电影尚未上映,插曲就红遍
全国的奇景。 1956 年,乔羽 29 岁,已经创作出 《让
我们荡起双桨》等著名歌曲的他当时在文艺创作界是一颗冉
冉升起的新星。这年稻花飘香的季节,乔羽正在赣东南、闽
西一带原中央苏区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准备写一部以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少年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电影文学
剧本,即后来家喻户晓的《红孩子》 。采访最紧要的阶段,
他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沙蒙导演邀请他为电影《上甘岭》
写作歌词的电报。 “我本想婉拒,因为这边的工作还没
结束,可沙蒙导演的电报一封比一封急。 ”今年 4 月底, 85
岁高龄的乔羽先生在北京京郊家中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
尽管已经隔了半个多世纪,当年沙蒙导演“千里约歌”的细
节他还记得清清楚楚。
最后一封电报,电文长达数页,连启程的路线都安排妥
当:让乔羽先到上海,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安排车次,乘火车
赶往长春,电文最后一连用了三个“切”字和三个惊叹号。
乔羽没法再推脱,当晚就登上了北上的车。 一路上,乔
羽都在想“这歌应该写成什么样子” 。沙蒙导演约歌时已将
电影剧本寄来,影片《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
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中国人民
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是写一首
类似于《大刀进行曲》 、《在太行山上》的惊雷般佳作,还是
寻找另一种感觉,乔羽心中还没底。 “等看了片子再说吧。 ”
他心想。
到了长春,沙蒙一见乔羽,便将情况和盘托出:影片已
经拍完, 只剩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 要等歌出来才能补拍,
摄制组停机坐等,即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