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植物營養的基本概念 植物體的主要組成有那些成分? 新鮮植株含有75-95%的水分,5-25%的乾物質。水分含量的多寡受物種、營 養狀況、取樣時的膨脹性(膨脹性受採樣時間、土壤水分含量、溫度、風速等)所影 響。如果將乾物質燃燒,其中佔90%以上的碳(C)、氫(H)、氧(0)及氮(N)等元素以 二氧化碳、水蒸氣、分子態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跑掉,留下的殘渣稱爲灰分。灰 分含有磷(P)、鉀(K)、鈣(Ca)、鎂(Mg)、硫(S)、鐵(Fe)、錳 Mn)、鋅(Zn)、銅(Cu)、 鉬(Mo)、硼(B)、氯(Cl)、鈷(Co)、鎳(Ni)等必需元素,矽(Si)、鈉(Na)、硒(Se)鋁 (Al)、鍺(Ge)等有益元素,以及自然界裡存在的元素,在植體內部都能找到。因為 新鮮植株的水分含量變異很大,因此,化學分析總是以乾基為運算的基礎。通常 大量元素用百分率(%)或千分之一 (mg/g),微量元素用百萬分之一(mg/kg)表示。 不可 假設某植體含水85 %,乾物質中90 %為碳、氫及氧,則其他元素佔植體 不知鮮基的百分比為何? -水 H, O組成「1.最豐富的液體,植物容易吸取,是光合 (75-95%) 作用的原料 _ 2•比熱大,對外界溫度具緩衝作用,保護 植物體不受害 - 3.植物藉蒸散作用(水蒸氣經葉表氣孔逸 散出去的現象)影響部份水分和養分的 吸收及運輸,以及調節植物體之溫度 一 4.溶解性好,黏度低,可溶解養分,並能 在植物的輸導系統中迅速流動,對植物 營養分的吸收、輸送、轉化有重大功用 -5.植體內各種代謝作用多在水中進行 無氮物質:C, H, O組成(醣類、澱粉、蔗 糖、纖維素、脂肪、果膠、有 機酸、臘質、激素、維生素) 含氮物質:C, H, O, N組成(蛋白質、醯胺 化合物、酶類) -,K, Ca, Mg, S, Fe, Mn, 酵素成分、氧 (灰分) Cu, Zn, B, Mo, Cl, Se, Na, 化還原、電子 (5-10%) Al 圖1植物體主要組成示意圖 植物的礦質與必需元素有那些? 週期表上有109種元素,其中有92種自然礦質元素已被充分認知,但植物 體內化學元素只發現有大約70多種(植體內未發現可能因量太少,分析不出來; 或為同位素,存在型態不穩定),這些元素在植體內含量不同,而且所含的這些 元素不一定就是植物生長必需的,有些元素可能是偶然被植物吸收,甚至還能大 量積累,有些元素對於植物需要量雖極微,然而都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元 素。 植物具有選擇性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因此,其吸收的量與土壤中存在的有 效養分通常並非成正比。不同品種對選擇特殊離子的變異很大。這也就是為什麼 有些作物具有所謂療效的原因。 Arnon和Stout(1939)提出成為高等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三要件: 1•缺少某種營養元素,植物不能完成生活史(必需性); 2•必需營養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營養元素所代替 (不可取代性);在缺乏時, 植物會出現專一的、特殊的缺乏症,只有補充這種元素後,才能恢復正常 (專 一性); 3•必需營養元素為植物體組成分或直接參與代謝作用。(某元素存在若只能促進 其他元素的吸收或因拮抗作用抑制其他元素的毒害,則不能稱該元素為必需) 根據以上三要件,目前已確定了高等植物的必需營養元素有 18種:大量元 素:氫(H )、氧(0)、碳(C, 1800, Senebier Saussure、氮(N, 1804, Saussure、磷 (P)、鉀(K)、鈣(Ca)、鎂(Mg)、硫(S, 1938, Sprengel)微量元素:鐵(Fe, 1844, Cris 或 1860, Sachs)錳(Mn, 1922, McHague)、硼(B, 1923, Warington)、鋅(Zn, 1926, Sommer Lipman)、銅(Cu, 1931, Lipman McKinney)、鉬(Mo, 1938, Arnon Stout)、氯(Cl, 1954, Broyer)、鈷(Co)及鎳(Ni, 1987, Brown)。 雖然所有高等植物已確定需要上述的 18種營養元素,但是需要量之間差別 很大,其在植體的含量、功能及吸收型態亦異 深入 探討 動物和植物在營養元素的需求上,主要差別何在? 植物必需元素的分類為何? 植物營養兀素分類-依據功能區分 營養元素 被吸收型態 第一組: 1.C02、HC03-、H20、02、 C、H、0、 N03-、NH4+、N2、SO42-、 N、S S02的型態被吸收 2•離子來自土壤,氣體來自大氣 第二組: 以磷酸鹽(H2PO4-, HP042)、 P、B、(Si) 硼酸(H3B03)或硼酸鹽 (H2B04-)、矽酸鹽(HSi04-)的 型態存在土壤溶液中被吸收 第三組: 以

文档评论(0)

guoxiachuan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