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中德育渗透.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 理 学 科 中 的 德 育 渗 透 许磊 实施素质教育是 21 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 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这是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前面 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物理大纲也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学阶段, 中学生正 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 物理学科中所蕴藏的大量德育因素, 对于 促使他们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培养严肃认 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品德等方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教学大纲要求,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他们树立科学人生观, 树立为祖 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长期坚持, 教学中要注意寻 找切入点。 1. 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 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较多地 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结合教材内容,相应介绍,尤 其要突出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 出,比西方早 400 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 500 年前的春秋末期 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 都早于西方几百年。 再如,在讲力的平衡时, 可介绍我国古代 《墨经》 中关于力和运动的论述都先于西方国家, 墨家比阿基米得早 200 多年 就知道了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讲人造卫星时, 可介绍我国的人造 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洲际导弹的研制成功,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 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讲电阻定律一节中的超导现象时, 可介绍我 国的超导研究与实践已处于国际前沿。 在讲原子物理时, 可介绍浙江 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通过这些成就的介绍,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 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 介绍中外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 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献身科学 精神的有效方法。 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以及我国科学文化 的辉煌成就, 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 无 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 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 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 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 1901 年 到 1976 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这些事迹能深深打动 学生,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尼大博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