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详解和示例.docxVIP

小学语文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详解和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弓I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 法。 2、 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 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 小。 4、 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 效果和气势。 5、 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 问自答。 6、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 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 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 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 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排比和夸张 2、拟人 1、 定义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 把事物人格化,将本 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 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 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 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生物拟人化。 例如: 波浪一 边歌唱,一边冲向咼空去迎接那雷声。(咼尔基《海燕》) 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 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王蒙《春之声》)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良”、“岭”、“录音机”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 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第二种】有生物拟人化。 例如: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无限趣味。油蛉 在这儿低唱,蟋 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 引伴地卖弄清脆的 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 赋予它们一些 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拟人延伸: 【第三种】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例如: 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马克思《资 本论》)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 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等抽象概念当作人 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排比 1、定义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 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把结 构相同或相似、意思 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 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的作用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 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这也是排比) 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 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 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具体的运用如下: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女口: “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 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 (二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 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 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 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 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 晨,一年 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 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 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 生硬 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 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 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 子或短语)。对偶 必须对称。排比要 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 紧凑、密集之感。

文档评论(0)

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