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误解的安全行业常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常被误解的安全行业常识,包括: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是谁、安全防护重点在0day漏洞、黑客最喜欢使用网络武器、谨慎上网就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多购买安全设备就可以安心、安全大腕都系出名门、人工智可以让安全防护自动化、哪家企业是国内最大网络安全公司等。

经常被误解的安全行业常识 网络安全行业总给外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会不断创造各种很高深的新词。很多行业常识,不只外界不太了解,业内也多有混淆,时不时需要来点被误解的安全行业常识。 1、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是谁? 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是卡巴斯基,还是赛门铁克? 其实都不是。按照营收和员工来算,IBM 安全居然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企业,2018年IBM安全的营收高达41亿美元(营收略低于赛门铁克,后者已于近期拆分出售)。 目前IBM Security拥有8,000名行业专家,为130多个国家的17,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IBM拥有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安全解决方案。 2、安全防护重点在0day漏洞 零日漏洞(从未披露的漏洞)令日防不胜防,很多安全防护人员最担心遭受零日漏洞攻击。其实,大多数攻击事件都依赖于已知的漏洞(兰德公司的报告)。波耐蒙研究所的最新调查显示,本年度企业数据泄露事件中,60%涉及未及时打补丁的安全漏洞。 而且,“你没那么大吸引力,能让别人拿0day砸你!”黑客论坛上的Windows 漏洞叫价到9万美元,更有价值的安卓、iOS漏洞达到200万美元以上。大多数企业的数据价值可能都不值得使用零日漏洞。 ?0day作为稀缺战略武器,攻击者轻易不会示人和使用,某网军购买0day武器拷贝到有杀软的计算机,然后被安全公司全部捕获的乌龙,恐怕百年不遇。 对于一般企业的安全人员来说,做好已知漏洞的防护,加强安全运营,比担心零日漏洞更有意义。关键基础设施或者拥有重要数据的要害部门,这类零日漏洞武器攻击的重要目标,也需要借助安全运营能力提升,增加对异常行为的发现能力。 3、黑客最喜欢使用网络武器 现在网络攻击技术和工具都很先进,但非技术的欺骗和仿冒依然是最有效、最普遍、最迅速的攻击方法,这就是网络安全里的社会工程学。 世界第一黑客凯文·米特尼克在《欺骗的艺术》中曾提到,人为因素才是安全的软肋。一项统计显示,91%的安全风险都与社工相关。 给伊朗核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的震网病毒,利用三个全新的微软操作系统零日漏洞,但其得以进入伊朗核设施的内网环境,首先还是借助社工手段,通过U盘来传播的。难怪安全行业一直说人是最薄弱的环节。 比如下面这个冒充清华老师的邮件,做得以假乱真,能够识别出来的总是少数。 4、谨慎上网就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谨慎上网,就不会出现信息被人窃取问题。事实上,黑客想获取的数据都可以得到。安全圈的人习惯说,对于顶尖黑客,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知道自己已经被黑,另一种人是自己被黑却不知道。 2018年美国泄露28亿条数据,美国全部人口才3亿。自2005年以来,美国已经有100兆亿的数据泄露,对于顶尖黑客来说,大多数人的信息可能都已经有了。 2018年,国内刚刚曝光某快递公司10亿数据被泄露事件,某酒店5 亿客户信息泄露事件又成为热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公司的安全问题实在无能为力。在实名制下,对于顶尖黑客来说,每个人都近乎毫无隐私的裸奔。 所谓安全防护无非是增加黑客入侵的难度,避免数据被更多人掌握,尤其是重点保护最新、最重要数据的安全。 5、多购买安全设备就可以安心 公司够买了足够的安全设备和服务,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当然是安全人员最希望的事情。但实际情况是,这注定是一场很难赢的游戏。 购买安全设备,就像小孩玩的打地鼠,一种设备应付一种威胁,总有地鼠从新的地方冒出来,令人防不胜防。更有问题的是,现在这些安全设备都是各管一摊,地鼠出现的特征信息,都及时没有同步,设备之间的协同整合尚需时日,很多时候仍需要安全专家的分析判断,专家人手不足的挑战却一直存在。 6、安全大腕都系出名门? 网络安全大腕是不是都是清华、科大的科班出身?要不怎么也得是北邮吧。 目前行业里最有名气的几位,科班出身真的不多,数学专业都算比较近的专业了。既有出身妇科、泌尿外科,甚至还有汉语言文学、酒店管理专业的。 这些凭借兴趣和个人聪慧进入安全行业的高手,在探讨安全问题的时候,不时分享一下宫寒、泌尿方面的健康知识,就不足为怪。甚至,还有安全高手看不上市场部出的传播稿件,直接上手修改稿子的事件。 相反,正规的科班教育,受制于老师的循规蹈矩以及缺乏安全攻防实践,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不知攻,焉知防?最终的防护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7、人工智可以让安全防护自动化 人工智能的确很火,国内排队上市的独角兽企业都好几个。在安全行业,一些打人工智能概念的安全公司宣传,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威胁分析和攻击识别的自动化。 前不久,国外媒体曝光了某明星公司用印度码农冒充AI骗取超2亿融资的事件,AI被戏称为AnIndian。这有些夸张,但搞人工智能的专业人士透露,目前的人工智能其实还远远不够智能,几乎完全依赖训练数据。 以识别为例,训练数据里没出现的

文档评论(0)

伤心的茶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注册信息安全管理员持证人

资深信息安全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项目经验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29日上传了注册信息安全管理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