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对养鱼的危害、预防、解决方案.docxVIP

氨氮对养鱼的危害、预防、解决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氨氮对养鱼的危害、预防、解决方案 解读水中杀手“氨” 养鱼要先养水,而养水的核心是培养硝化菌来分解水中的毒素。水中毒素一般是指氨和亚硝酸盐,它们都属于剧毒,可以造成鱼的慢性中毒或者急性死亡。这两种毒素被称为水中的第一杀手,只需要极少量就会造成鱼的暴毙。鱼是病从鳃入,氨和亚硝酸盐的慢性中毒会破坏鱼体组织的免疫系统,降低抵抗力。 第一节“氨” 一、氨的产生途径: 1、鱼的呼吸:鱼通过腮部可以直接将体内产生的氨排出体外。 2、鱼的尿液:鱼的尿液中含有氨。 3、有机物被异营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鱼的粪便、残饵、死鱼等有机物被异营菌分解后,其代谢产物为氨,这是氨的主要来源。 二、氨的危害: 氨对鱼类的毒害反映非常强,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使许多鱼类产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氨对鱼类的毒害情形根据浓度和鱼类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大致情况如下: 在较低浓度下: 鱼类可以忍受一段时间,但长此以往会慢性中毒。氨会干预鱼类渗透调节系统,破坏鱼鳃的粘膜层,减低血红素携带氧气能力。鱼类慢性中毒症状表现有:常在水面喘气,鳃转为紫色或暗红,比较容易瞌睡,食欲不振,老停留在缸底不活动,鱼鳍或体表出现异常血丝等。 在低浓度下: 氨会和其他疾病一同加速鱼类死亡。 在略高浓度下: 会直接破会鱼类皮肤和肠道粘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同时伤害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鱼类会因急性中毒迅速死亡。 三、氨的中毒机理: 毒素通过鱼的呼吸作用,由鳃进入血液,会使其丧失输氧能力,出现组织缺氧,窒息而死。 四、氨中毒的症状: 鱼出现窜游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 呼吸急促,大口挣扎,死前眼球突出。 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红色或紫黑色。 鱼鳍舒展,根基出血,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 打开腹腔,血液不凝,血色发暗,紫而不红,肝脾肾的颜色呈紫色。 五、氨的存在形式: 水中的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子形态存在的“氨”(NH3);另一种是以离子形态存在的“铵”(NH4+)。氨有剧毒,铵无毒。一般氨测试所测的是氨和铵的总浓度,有时候测试出总浓度非常高,但鱼却很健康,这是因为水中铵的比例大,而有毒的氨(NH3)的百分比很小的原因。 氨与铵在水中是根据PH来互相转化的,PH越高,水中所含有毒的氨(NH3)的百分比也越高。例如在酸性水中,有毒的氨(NH3)基本不存在;PH=7时有毒氨的含量只占总氨含量的1%;PH=9时有毒氨的含量占总氨含量的25%,所以氨的毒性会因PH升高而增加。 水体中有毒氨(NH3)在总氨氮中的比例(%): 水温 5℃10℃15℃20℃25℃30℃35℃pH 值 6.0 0 0 0 0 0 0 0.1 6.5 0 0 0 0.1 0.2 0.3 0.4 7.0 0.1 0.2 0.3 0.4 0.6 0.8 1.2 7.5 0.4 0.6 0.9 1.2 1.8 2.5 3.6 8.0 1.2 1.8 2.7 3.8 5.5 7.5 11.0 8.5 3.8 5.6 8.0 11.0 15.0 20.0 27.0 9.0 11.0 16.0 21.0 28.0 36.0 45.0 55.0 9.5 28.0 37.0 46.0 56.0 64.0 72.0 79.0 10.0 56.0 65.0 73.0 80.0 85.0 89.0 92.0 依据上表,水中氨氮的总浓度应该控制在: pH=7.0, 氨浓度不能超过4ppm pH=7.2, 氨浓度不能超过3ppm pH=7.4, 氨浓度不能超过2ppm pH=7.6, 氨浓度不能超过1ppm pH=7.8, 氨浓度不能超过0.75ppm pH=8.0, 氨浓度不能超过0.5ppm 六、氨的控制: 氨对鱼类具有强烈的毒性,只有把氨控制在极低的浓度下,才不会影响鱼的健康,控制氨的浓度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换水:降低氨的浓度。这是短期快速降氨方法。 2、把水的PH调整到弱酸性:PH中规定,水产养殖中应将氨控制在0.02mg/L以下。 亚硝酸盐的控制: 亚硝酸盐的控制方法同氨基本类似,氨与亚硝酸盐的量成正比关系,氨的含量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必然降低,因此,培养完善的硝化系统也是去除亚硝酸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