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肌汤_得效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5 解肌汤_得效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解肌汤_得效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3 1.1. 组成: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赤芍药、葛粉、生地黄、甘草各等分。 3 1.2. 功效:妇人劳伤,感冒体热,鼻血。 3 1.3. 来源:《得效》卷十五。 3 2. 麻黄散 3 2.1. 减: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葛粉、生地黄 3 2.2. 组成:麻黄1钱,赤芍药半钱,柴胡半钱,甘草3分半。 3 2.3. 功效:妊娠6-7月,感时气烦热,口干烦躁,头痛。 3 2.4. 来源:《普济方》卷三四○ 3 3. 火府散 3 3.1. 减:柴胡、麻黄、茯苓、犀角、蒲黄、赤芍药、葛粉 3 3.2. 组成:生地黄1两,木通1两,黄芩(净)半两,甘草(炙)半两。 3 3.3. 功效:心火亢盛,面赤咬牙,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尿血,或小儿夜啼。 3 3.4. 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 3 4. 黄龙散 3 4.1. 减: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葛粉、生地黄 3 4.2. 组成:柴胡5钱,赤芍药3钱,黄芩(炒)2钱,甘草(炙)2钱。 3 4.3. 功效:小儿发热不退,或往来寒热。 4 4.4.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二引钱氏方 4 5. 通表散 4 5.1. 减:柴胡、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葛粉、生地黄 4 5.2. 组成: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4 5.3. 功效:妊娠5月、6月或7月,卒患伤寒,烦热,四体疼痛,不得安卧。 4 5.4.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 4 6. 如神散 4 6.1. 减:柴胡、麻黄、茯苓、犀角、蒲黄、赤芍药、葛粉、生地黄 4 6.2. 组成:木通2两,黄芩2两,甘草1两。 4 6.3. 功效:小肠气。 4 6.4. 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必用全书》 4 7. 黄芩汤 4 7.1. 减: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葛粉、生地黄 4 7.2. 组成: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 4 7.3. 功效:阳明病发热脉浮,口干鼻燥,衄血,及挟热下痢,寒热胁痛,疹疮不出。阳明病,口干但漱水不欲咽者,必衄也;阳明脉浮,发热,口鼻中燥,能食者,亦衄。引钱氏方,挟热下痢,头痛胸满,大渴;或寒热胁痛,脉洪大而实者。挟热作疹疮不出,烦躁不得眠。 4 7.4. 来源:《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5 8.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5 8.1. 减:柴胡、麻黄、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赤芍药、葛粉 5 8.2. 组成: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一本不用甘草,用黄芩)。 5 8.3. 功效:心经有热或心移热于小肠。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时刺痛。 5 8.4.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5 原方 组成: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赤芍药、葛粉、生地黄、甘草各等分。 功效:妇人劳伤,感冒体热,鼻血。 来源:《得效》卷十五。 麻黄散 减: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葛粉、生地黄 组成:麻黄1钱,赤芍药半钱,柴胡半钱,甘草3分半。 功效:妊娠6-7月,感时气烦热,口干烦躁,头痛。 来源:《普济方》卷三四○ 火府散 减:柴胡、麻黄、茯苓、犀角、蒲黄、赤芍药、葛粉 组成:生地黄1两,木通1两,黄芩(净)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效:心火亢盛,面赤咬牙,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尿血,或小儿夜啼。 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 黄龙散 减: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葛粉、生地黄 组成:柴胡5钱,赤芍药3钱,黄芩(炒)2钱,甘草(炙)2钱。 功效:小儿发热不退,或往来寒热。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二引钱氏方 通表散 减:柴胡、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葛粉、生地黄 组成: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功效:妊娠5月、6月或7月,卒患伤寒,烦热,四体疼痛,不得安卧。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 如神散 减:柴胡、麻黄、茯苓、犀角、蒲黄、赤芍药、葛粉、生地黄 组成:木通2两,黄芩2两,甘草1两。 功效:小肠气。 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必用全书》 黄芩汤 减: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葛粉、生地黄 组成: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 功效:阳明病发热脉浮,口干鼻燥,衄血,及挟热下痢,寒热胁痛,疹疮不出。阳明病,口干但漱水不欲咽者,必衄也;阳明脉浮,发热,口鼻中燥,能食者,亦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