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贸易理论知识.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与提问什么是贸易条件?什么是贸易依存度?什么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教学重点: 绝对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影响教学难点: 绝对优势理论的论证过程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结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作者背景理论假设:前提条件主要观点:概念及推导过程理论评价:贡献及缺陷理论应用:实证分析背景知识核心知识拓展知识教学设计思路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一、历史背景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作者背景绝对优势理论:历史背景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 发展工业生产。18世纪的中国:清王朝的康乾盛世18世纪的英国小说:鲁滨逊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笛福:鲁滨逊漂流记,1719)绝对优势理论:历史背景理论背景: 不同时代不同国民的不同富裕程度,曾产生两种不同的关于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一,可称为重商主义;其二,可称为重农主义。 ——《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历史背景重商主义( 15-17 世纪):流通是财富的源泉。 重商主义提出的富国两大手段,虽是奖励输出和阻抑输入,但对于某些特定商品,则所奉行的政策又似与此相反,即奖励输入和阻抑输出。但据称,其最后目标总是相同,即通过有利的贸易差额,使国家致富。 ——《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历史背景重农学派: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 据我所知,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从来未被任何国家所采用;现在它只在法国少数博学多能的学者的理论中存在着。 ——《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作者背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1776年:《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Wealth of Nations》(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经济人:人的利己性 市场:看不见的手 绝对优势理论 ★《国富论》主要内容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的不同发展。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提出了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起点。绝对优势理论:作者影响严复(1853~192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原富》(1901)封面西学东渐:西方经济学,一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传入中国 绝对优势理论:作者背景《道德情操论》(1759):道德人:人的利他性《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内容: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第二篇 论功劳与过失,即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第四篇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影响第五篇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赞许与谴责等情感的影响第六篇 论好品格第七篇 论道德哲学体系斯密问题/斯密难题2009年02月03日,温家宝总理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富论》。他只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斯密问题:人的自利性与利他性之间是冲突的绝对优势理论:作者影响1790年7月斯密逝世时,《泰晤士报》称斯密“本手笨脚,毫无商业头脑”。2006年,纪念《国富论》发表230周年时,《泰晤士报》称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的地位不可动摇”。绝对优势理论:作者影响《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2009.2.2)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小结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作者背景理论假设:前提条件 经济学是高度依赖于假设前提的一门学科。 用最少的变量解释最多的现实,……这是古典经济思想、现代经济理论甚或经济计量模型的共同特征,也是经济学科的永恒主题。——乔治·阿克尔洛夫(2001年诺奖得主 )《一位经济理论家的故事书》(1984) 假设结论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二、理论假设1、供给方面:2×2×1模型:2个国家,2种产品,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