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分析和总结.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理念 理念介绍 何谓“教育理念”呢? 查国内极具权威性的由董纯才主编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卷》(1985 年版),李冀主编的 《教育管理辞典》(1989 年版),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 (1990 年版),英文版的大不 列颠百科全书( 1993 年版),均不见“教育理念”之辞条。尽 管我们还处在对“教育理念”尚无明晰定义的阶段,但这并未 妨碍人们对“教育理念”一辞的频繁使用, 由此说明“教育理念” 已被教育界内外广泛认同。考察那些公开使用“教育理念”概 念甚至连论题都冠以“教育理念”的文论(这类著作、论文不 是少数),我们有这样的发现:多数作者在“教育理念”的使用 中,回避了对这个概念本身作必要的说明和界定。这有两方 面的原因:其一,有相当多的作者视“教育理念”如同“教育观 念”、“教育思想”一样,当作成熟概念使用,自然不必解释; 其二,“教育理念”确实是个与不少教育基本概念含义相近、 性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近和相似的复杂概念,其内涵边界的 不确定性,导致其似乎是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因此,只能意 会,难以言传。然而正是我们缺乏对“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 讨论并且没有准确地理解其涵义, 故也就很难避免“教育理念” 的泛用甚而滥用。如有些著述把一些反映或揭示教育或教学 活动特征、教育主客体属性特征的概念也视为教育理念之种 种,有些人甚至把教育发展出现的一些趋势特征, 如国际化、 法制化、产业化、大众化等等也都纳入教育理念范畴,仿佛 教育理念是个无所不装的百宝箱。澄清对“教育理念”的模糊 认识,只有老老实实讨论这个概念。 (一)教育理念之一般介绍 先介绍几种笔者从有限资料获取的“教育理念”界说。 [1] 教 授在 《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 一文分析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 教育规律的联系和区别中, 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 “教 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 础之上的。”他又补充说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 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 科学地指明 前进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 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注:王冀生: 《现代大学 的教育理念》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9 年第 1 期。)可见, 王冀生教授是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 起来加以把握的。李萍教授等人在《教育的迷茫在哪里—— 教育理念的反省》 一文中认为: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 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 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注:李萍、钟 明华: 《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省》 ,《上海高 教研究》 1998 年第 5 期。 )所谓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作 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因此, 李萍教授是从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角度提出教育理念的, 也即从教育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认识教育理念的。陈桂生教 授关于教育理念的理解十分别致, (注:参见陈桂生著: 《“教 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 — 12 页。) 他在《“教育学视界”辨析》一书中指出,在教育学陈述中出 现了教育诸概念“泛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 育“理念”与教育“概念”的混淆,尤其是以教育理念代替了教育 “概念”的混淆,他特别举了“课程”与“教学”概念的例子加以说 明。在他看来,教育“概念”是按逻辑规则下的定义,是科学 概念,作为反映对象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