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VIP

上海市浦东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题号 、 、亠、 文言文 现代文 综合 作文 总分 (一) (二) 得分 一、文言文部分(39分) (一)默写(15分) 1. ,铁马冰河入梦来。 日风雨大作》) 2. 去年元夜时, 夕》) 3. 回看射雕处, 4. ,一点飞鸿影下。 》) 5 .醉翁之意不在酒, 》)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 6-7题(4 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6. “昏鸦”的意思是: 7.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 项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园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 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 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 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 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 •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 。 (2 分) 9 •请将句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译成现代文。 (3 分) 10.本课概括为一句成语是“ ” 。文中老虎对驴的 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 最后认为“ ”。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题。(12分) 东方朔设计救乳母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 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 “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 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 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 ”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 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②愎 b 1:固执任性。③愍min: 哀怜。 11 . 解 释 下 列 加 点 词 语 (4分) ① 汝临去( ) ②但屡顾帝( ) • • 12. 下列句子中,将“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翻译得最准 确的一项是:( ) A .武帝已经强壮了,难道还会想到你哺乳他的恩情吗? B .武帝已经长大了,怎么还会顾及你给他哺乳的恩情呢? C.武帝已经是成人了,不能念及你哺乳时的恩情了。 D .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 (3分) 13. 文中,与“乳母如其言”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2 分) 14. 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 (3分) 二、现代文部分(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佃题(18分) ①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家屠呦呦等三 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成果。值 得一提的是,屠呦呦分享了这份诺奖的一半, “以表彰她对治疗疟疾 新药的发现”。 ②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 科 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也是中医药成果获 得的世界最高奖。 ③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 上个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一一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 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 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 523项目,旨 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④ 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 7个省市、60多家科研 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 1969年 参加“ 523项目”。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东晋葛洪《肘 后备急方》)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 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 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⑤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 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 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 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⑥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 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 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

文档评论(0)

wangcunhu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