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8 页 共 NUMPAGES 29 页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l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6)《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7)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创设出一种对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景,表达了悲哀之情。 【答案解析】(1). 一尊还酹江月 (2). 往往取酒还独倾 (3). 闻道有先后 (4). 术业有专攻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7). 扪参历井仰胁息 (8). 以手抚膺坐长叹 (9). 赢得仓皇北顾 (10). 善假于物也 (11). 沧海月明珠有泪 (12).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酹、倾、攻、繁霜鬓、潦、扪、胁、膺、赢、仓皇、沧、生。 第 2 题:下列选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召有司案图 虽有槁暴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直不百步耳 员径八尺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拜送书于庭 数罟不入洿池 所守或匪亲 D. 开国何茫然 君子生非异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答案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能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情况:同音替代、音近替代、形近替代。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其实就是写出本字并解释。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语境和自己知识储备判断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进行解释。所以考生对于常用的通假字要能够识记,并理解其意思,平时也要多记诵。本题, A项,“案”通“按”,察看。“暴”通“曝”,晒干,“有”通“又”。“涂”通“途”,路上; B项,“员”通“圆”,“员径”,圆的直径;“孰”通“熟”,仔细; C项,“庭”通“廷”,朝堂,朝廷。“匪”通“非”,不是; D项,“生”通“性”,秉性,天赋。 故选A。 第 3 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常从容淡静 B. 以勇气闻于诸侯 其间旦暮闻何物? C. 璧有瑕,请指示王 覆盖周密无际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似诉平生不得志 【答案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含义能力。所谓古今异义词,指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一致,但意思不同。古今异义词往往是双音节词,所以看到这种词,就要仔细区分,一般可以用逐字组词的方式来区分,因为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平时注意多积累。本题, A项,①寄托:古义:寄身,容身。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②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B项,①勇气:古义今义均为: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②旦暮:古义今义均为:早晚; C项,①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要求。②周密: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D项,①博学:古义:广泛的学习。今义:知识丰富,学问高。②得志:古义:称心如意。今义: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故选B。 第 4 题: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 ) A. 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地) 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而绝江河(横渡) 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流传)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表现) 河内凶(有战乱) C.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平素)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负其强(依仗) D.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喜欢)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是) 君子不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