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阅读下面《论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1. 第①则文句中的“数”,有人认为是屡次之意,也有人理解为算计。请你分别按照这两种理解来解释全句的意思。 12. 从上面两则文字可以看出,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主张遵循怎样的原则?请用4字短语回答。【答案解析】11. 答案示例: 第一种:服事君主太过殷勤,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交往太过亲密,反而会遭到疏远。(或:“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第二种:服事君主时,精于算计,最终只会自取其辱;与朋友交往时,过于计较得失,也会让朋友越来越疏远。 12. 答案示例:适可而止(适度交往,中庸之道)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的能力,重点词语关注一词多义现象,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准确的词语的解释,翻译句子时力求准确。 (1)“数”是“屡次”的意思。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2)“数”是“算计”的意思。大致意思是:如果你在君主(领导)身边做事时,处理事情总是小心翼翼,唯恐惹怒“龙颜”,事事精于算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君主(领导)的不信任,最终只会自取其辱而被疏远;与朋友交往时也是如此,朋友之间的交往本应该坦诚相待,但如果事事过于计较得失,那么彼此就会失去信任,导致关系越来越疏远,最终失去朋友。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名著中的某些问题,理解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要求不能脱离原文,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倾向。 第一句句意,子游说:“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第二句句意是,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这两则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空隙,留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保持一点距离,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更深厚的情谊。人应该有私人的空间,即使在志同道合的情况下,还应保留各自不同的地方,过于频繁的交往求同,必然会招致侮辱和疏远,这就要求人们应该懂得进退有度,适可而止。综上所述,答案可以组织为:适可而止,适度交往,中庸之道。 【点睛】“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即疑点和难点,既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能体现或实现作者写作意图、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重点问题,也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读者不清楚或不容易弄清楚的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能止于对文本的认同,也不能因袭他人的成说,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力求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二是提出的见解虽不要求得出最终的科学结论,但要求能自圆其说,因此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第 2 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1】。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2】,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3】。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琴曲名。【2】绿绮:古琴名。【3】有《风入松》琴曲名。 13.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前两联叙述并描绘卢子顺所弹琴声仿若寒松在风中发出的悲凉之音。 B. 第二首前两联叙述并描绘蜀僧弹奏的乐声像连绵的高山涧谷中的松涛一般。 C. 两首诗都重在表现琴乐的艺术魅力,所以诗人都没有写弹琴的时间和地点。 D. 两首诗不仅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听者的艺术想象,而且还暗示了乐曲名称。 14. 咏乐诗中往往会融入诗人感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0.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0.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练习(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押题卷(五)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202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变异.pptx
-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闻概括题.pptx
- 第6课《我看》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21课《人民英雄永存不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西河池罗城特聘农机技术指导员的(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