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与边坡工程th.ppt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土的渗透性和 渗流问题;渗流(seepage)?;土力学主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渗透问题: 1. 渗透量的计算问题。 (1)在渠道输水工程中首先会需要对渗漏水量进行估计。一般的渠道约有40~60%的水漏走了。 (2)水库的渗透量问题:天开水库,1959年建成,5000万m3畜水量,但自建成以来就是干水库。 (3)基坑开挖的渗水量与排水量计算。 (4)水井的供水量估算。;;2.1 土的渗透定律;测管水头?;2. 达西定律;法国工程师(H.Darcy) 1856年通过右图所示的试验装置,对均匀砂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得到了层流条件下,砂土中水的渗流运动规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3. 达西定律的讨论 (1) 渗透速度v并不是土孔隙中水的实际平均速度,因为公式推导中采用的是试样的整个断面积 A ,其中包含了土粒骨架所占的部分面积在内。真实的过水面积AV小于A,因而实际平均流速vs应大于v。一般称v为假想渗流速度。水流应当连续:A·v = Av·vs = vs·nA,∴vs = v/n 。 其实vs也并非渗流的真实速度。对工程有直接意义的还是宏观的流速(假想渗流速度)v。;(2)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前面讲过管内水流分两种:层流与紊流,通常达西定律只适用于层流范围。在岩土工程中,发生在砂土的大部分渗流,以及部分粘土中的渗流,均属于层流范围,此时达西定律均可适用。;对于粘性很大的密实粘土,有一起始坡降i0 ,当i i0 时没有渗流发生。如右上图所示。此时达西定律应修改为: v = k(i-i0) (2-6) 对于i0大多解释为:结合水膜在水力坡降不大的情况下占据了土体内部的过水通道,只有当 i i0 时,水流挤开结合水膜的堵塞,渗流才能发生。如右下图所示。;二、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1) 对于常水头试验,在试验中只要测出t时间内流 经试样的水量V,则: (2-7);(2) 变水头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水头差一直在随时间变化。试验时向细玻璃管注入一定量的水,记录起始水头差Δh1,开动秒表,经过t 时间后,再记录此时的水头差Δh2 。 根据流入与流出土样的水量相等,以及达西定律,可以求出渗透系数k的计算式。;(3) 现场抽水试验 下图为一现场井孔抽水试验示意图。在现场打一口试验井,贯穿要测定k值的土层,另外在距试验井不同距离处打一个或两个观测孔。;在试验井中连续抽水,待出水量和各井孔的水位稳定后,就会形成一个以抽水井为轴心的漏斗状的地下水面。 假设水流方向是水平的,则渗流过水断面就是一系列的同心圆柱面,任一过水断面的面积为: A = 2πrh 该过水断面的水力坡降为i: i = dh/dr;根据达西定律,单位时间自井内抽出的水量为: Q = Aki = Ak;2. k值的影响因素 (1) 土的性质对k值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粒径的大小及组配:纯粗砂土 k = 0.01 ~ 1 cm/s;细砂土k = 0.001 ~ 0.05 cm/s;粉土 k = 0.00001 ~ 0.0005 cm/s 。砂土颗粒大小及组配对k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的有效粒径d10对k的影响较大,有人建议用下式表示:k = cd102 ②孔隙比 孔隙比对k的影响较大。 一些学者建议,对砂土用k = f (e2), f [e2/(1+e)],f [e3 /(1+e)]表示;③ 矿物成分 对于粘性土:k = f (e,I p ) ④ 构造影响 土的结构对k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比如成层土沿层面方向的渗流与垂直层面方向渗流的渗透系数有时不是一个数量级。 ⑤ 饱和度 土中的气体对土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渗透方面,饱和度不高的土的渗透系数可比饱和土低几倍*。 (2)水的性质对k也有影响,因为温度不同时水的粘滞度不同。;三、层状地基的渗透系数;;当水平渗流通过层状地基时有下面两个特点: (1)各层土的水力坡降与等效土层的平均水力坡降 i 相等。 (2)(等效土层的)总渗流量等于各层土的渗透量之和,即qx = Σqix ∵ qix = ki iHi qx = kxiH ∴ kx·i·H = = 即: (2-10)* ;2. 垂直渗流 ;其特点有: (1)通过各层土的流量与等效土层的流量均相同,即: qz = q1z = q2z = q3z = ?????,v = v1 = v2 = v3 = ?????? (2)流经等效土层的水头损失等于各土层的水头损失之和,即: Δh = Δh1 + Δh2 + Δh3 +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