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
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
思想内容更为深沉, 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
曲调,题目意绎即 “劝酒歌 ”,故古词有
“将进酒,乘大白 ”云。作者这首 “填之以
申己意 ”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他
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
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人
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 作者又正值 “抱用
世之才而不遇合 ”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
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
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
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颍阳去
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
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
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
“自道所得 ”,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
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
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
味,是短促的单句所没有的。 紧接着, “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 ”,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
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
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
直言自伤老大,却说 “高堂明镜悲白发 ”,
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
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
“朝 ”“暮 ”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
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
是 “反向 ”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
比长句既有比意 —— 以河水一去不返喻
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 —— 以黄河的
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
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
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
造成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开
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 “弃我去者,昨
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
烦忧 ”,沈德潜说: “此种格调,太白从
心化出 ”,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
“君不见 ”的呼告,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
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
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 ”,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
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
“人生得意 ”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 “悲 ”而翻作
“欢 ”“乐 ”。从此直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