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地理_地质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地理_地质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2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一、自然灾害种类 按孕灾环境分类,自然灾害可分为哪些类型? 二、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岩石圈中各种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在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火山爆发等,其中除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外,其他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三、地震 1、地震的概念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和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与地震有关的几个概念 3、地震多发于板块交界处 4、世界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5、我国地震带分布 我国地震带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6、我国地震的特点 7、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8、防震常识 地震征兆 震前动物有预兆,抗震防灾要搞好。 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 冬眠长蛇早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家家户户要观察,综合异常做预报。 四、滑坡与泥石流 1、对比滑坡、泥石流成因发生机制的异同 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 3、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4、逃生方向 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跑 中国的地质灾害 滑坡示意图 学情分析 经过高中二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效果分析 这一节教学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讨论——探究”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真正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知识的产生、发展,从而掌握知识,获得能力。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树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也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使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人类生产活动,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具体表现。 评测练习 2016 年 1 月 21 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 6.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3)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课后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志在体现以下特点: 1、参与性: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一种方式,在本设计中,我尽两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参与、表现。 2、注重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设计中安排了大量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合作,甚至对话辩论才能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正体现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设计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广泛,涉及教材、地图册、甚至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资源也被即时利用。这些是注重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活动过程都得到了及时适当的评价,这里正是注重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 3、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及内在联系,注重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注重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转换,注重激发学生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