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工程导论Email:wbgcdl@Key:wbgcdl;;对于微波系统,“场”的和“路”的分析方法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场”的方法是“路”的方法的基础,因为要知道网络参量,仍需要利用场方程和不均匀性的边界条件求解边值问题,如前所述,这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网络参量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因此网络理论在微波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方法包括网络分析和网络综合两方面的内容:网络分析是在已掌握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分析网络的外部特性;网络综合是根据预定的对工作特性的要求,进行网络的结构设计。;4;微波网络特点:;2波导等效为长线和不均匀性等效为网络;7;8;二 波导等效为双线传输线;10;11;12;三、不均匀性等效为网络;14;15;四、归一化参量;17;18;3 微波网络参量;20;21;22;23;;(1) 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量
;(2) 二端口网络的归一化导纳参量;(3) n端口网络的导纳矩阵;(三)微波网络的转移参量;(2) 二端口网络的归一化转移参量;二、微波网络的波参量;(二) 传输参量;四、常用网络参量之间的互换关系;33;(二)二端口网络波参量之间的互换关系;(三)归一化电路参量与波参量之间的关系;(2) 归一化的z、y与S之间的关系
由 , , ,可得
即
因此有
;(3) 二端口网络的S与a之间的关系;五、网络参量的性质
(一) 互易网络参量的性质
当网络中填充的是各向同性的媒质时,即为互易网络,其阻抗矩阵、导纳矩阵和散射矩阵均为对称矩阵,即
互易网络的A和T的性质:;(二) 无源网络参量的性质;(3) 无耗网络S参量的么正性(一元性) ;无耗网络S参量的么正性是由能量原理来确定的,它还表示S参量的幅值和相位之间的关系。
当端口①输入单位功率、端口②接匹配负载时,端口①的反射功率为 ,传输到端口②、并被负载所吸的功率为 ,由于是无耗网络,因此这两项功率之和应等于输入的单位功率;42;(四)网络的对称性;六、参考面移动对散射参量的影响; 七、基本电路单元的网络参量; 八、二端口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 (一)插入反射系数和插入驻波比
联立求解得出网络输出端的反射系数为:
若网络输出端接匹配负载( ),则输入端的反射系数称为插入反射系数,用 表示,
此时 为:
插入驻波比S与插入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二)二端口网络的等效源;(2) 波源和等效波源
一个内阻抗为 的电压源,可用电源反射系数 和场强复振幅的归一化值(归一化波)
来表示之,称 为波源。
;
经整理得
电流反射系数
得
当网络输入端口匹配时, ,则 为输入端口的入射波,因此可把 称为波源,用以代替电压源 的作用,;将波源和网络视为一体,就构成了一个等效的波源
由
等效波源
;一接有波源 和负载 的二端口网络。在一般情况下,二端口网络的波相移即为 与 之间的相位差。
波相移为
这是一个与波源( )、负载( )和网络参量有关的量。
;当波源匹配时, , ,有
若波源是匹配的( ) ,而且,网络输出端又接有匹配负载( )此时的波相移为
它仅与网络参量有关,而与外界条件无关,称为二端口网络的特性(固有)相移,亦称为插入相移。
;(2)二端口网络的电压相移;(3)二端口网络的电流相移;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式中
由此可得替代衰减为
;(2)插入衰减;(3)工作衰减;2.4微波网络连接;(2)二端口网络的并联;(3)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