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孙志明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第三篇第十尺寸.pptx

192孙志明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第三篇第十尺寸.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精讲班 主讲老师:孙志明;(三)送风管道 1)送风井(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且宜优先采用光滑井(管)道,不宜采用土建井道。 2)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当必须与排烟管道布置在同一管道井内时,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0h。;3)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4)未设置在管道井内的加压送风管,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 5)为便于工程设计,加压送风管道断面积可以根据加压风量和控制风速由表3-10-5确定。;表3-10-5 加压送风管道断面积和风速;0.6;1.2;(四)余压阀   余压阀是控制压力差的阀门。为了保证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正压值,防止正压值过大而导致疏散门难以推开,应在防烟楼梯间与前室、前室与走道之间设置余压阀,控制余压阀两侧正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50Pa。;  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机械排烟系统能将火灾中建筑房间、走道内的烟气和热量排出建筑,为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一、机械排烟系统的组成   机械排烟系统是由挡烟垂壁(活动式或固定式挡烟垂壁,或挡烟隔墙、挡烟梁)、排烟口(或带有排烟阀的排烟口)、排烟防火阀、排烟道、排烟风机和排烟出口组成的。;二、机械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烟气排至建筑物外。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时,通常由火场人员手动控制或由感烟探测器将火灾信号传递给防排烟控制器,开启活动的挡烟垂壁将烟气控制在发生火灾的防烟分区内,并打开排烟口以及和排烟口联动的排烟防火阀,同时关闭空调;  系统和送风管道内的防火调节阀防止烟气从空调、通风系统蔓延到其他非着火房间,最后由设置在屋顶的排烟机将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至室外,如图3-10-8所示。;a)局部机械排烟方式 b)集中机械排烟方式;  目前常见的有机械排烟与自然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机械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排风合用、机械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等形式,如图3-10-9、???3-10-10所示。一般要求是:;1)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应符合下列条件:系统的风口、风道、风机等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当火灾被确认后,应能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在15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2)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 3)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4)人防工程机械排烟系统宜单独设置或与工程排风系统合并设置。当合并设置时,必须采取在火灾发生时能将排风系统自动转换为排烟系统的措施。 5)车库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1-排风机 2-280℃排烟防火阀及止回阀 3-排烟风机 4-止回阀或电动风阀 5、7-排烟口 6、8-排风口;a)楼梯间加压 b)有烟区排烟 c)无烟区送风;三、机械排烟系统的选择 1)建筑内应设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及中庭等,均应采用机械排烟方式。高层建筑主要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的影响会较大,一般采用机械排烟方式较多。;2)人防工程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①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大厅。 ②丙、丁类生产车间。 ③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④电影放映间、舞台等。;3)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汽车库、修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可选机械排烟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防烟分区内不应同时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和机械排烟方式,因为两种方式相互之间对气流造成干扰,影响排烟效果。尤其是在排烟时,自然排烟口还可能会在机械排烟系统动作后变成进风口,使其失去排烟作用。;四、机械排烟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一)最小清晰高度的计算   走道的最小清晰高度不应小于其净高的1/2,其他区域最小清晰高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Hq——最小清晰高度(m); H——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m)。;  火灾时的最小清晰高度是为了保证室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方便消防人员的扑救而提出的最低要求,也是排烟系统设计时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对于单个楼层空间的清晰高度,可以参照图3-10—11a所示,式(3—10—9)也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对于多个楼层组成的高大空间,最小清晰高度同样也是针对某一个单层空间提出的,往往也是连通空间中同一防烟分区中最上层计算得到的最小清晰高度,如图3-10—11b所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的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Z是从着火的那一层起算,如图3—1

文档评论(0)

136****18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