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 1.CP/M 系统 计算机语言百花争妍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本身正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71 年,Intel 公司成 功地研制出了四位 Intel 4004 芯片,1973 年,又研制成功八位 Intel 8086 芯片。微型机的 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中期,台式微机,工作站,超级微机,膝上机相继面世,“谁来指挥他们”,人们千 呼万唤。 事实上,早在 1972 年,AMAA (美国微型机协会)就悄悄地为一个“指挥系统”作临产前的 准备了,他们用 PL/M 程序设计语言为 Intel 8086 编写了纸带编辑程序 ED。1973 年,PL/M 的创始人Gary Kildall 博士决定“挂帅亲征”,很快在DEC 公司的主机TOPS-10 上,培植成 功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胚胎”。博士旗开得胜,感觉当然是“味道好极了!”,但Intel 公司 及其它著名电脑公司却对此充耳不闻,这使“元帅”和“士兵”们很是光火,1974 年,“胚胎”得 以向全世界公布:版本号V1.3 ;大名: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 序或监控程序)。 虽然CP/M V1.3 是为肩任“控制程序和数据”的“上帝”而来的,但“上帝一世”却颇受冷落,电 脑业者依旧冷眼旁观。1975 年,CP/M V1.4 继承“王位”,开始大造舆论,加之Kildall 博士 创建了 Digital Research (数字研究公司),为CP/M 呐喊欢呼,CP/M 陆续被各国微机厂商 采用,围绕他的软件也爆炸般地得到了开发。CP/M 变红发紫,神话般普及,被推崇为“标 准八位机软件总线”,Kildall 博士更是声名远播。 CP/M 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 硬设备的特权。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人们的指令,如 同指挥一台晚会或乐队,高效率地合奏美妙的乐章。 繁荣的CP/M 家族不断添丁。运行在 Intel 8080 芯片上的CP/M—80 ;运行在8088 、8086 芯片上的叫CP/M—86 ;而在Motorola (摩托罗拉)68000 上运行的CP/M 叫做CP/M-68K。 CP/M—80 、CP/M—86 、CP/M-68K 等组成了庞大的CP/M 家族。 单用户的CP/M—80 操作系统,后来发展成多用户的 MP/M—80 ,单用户的CP/M—86 又 发展成并发的CP/M—86 和多用户MP/M— 86 ,它们成为家族的新生力量。 CP/M 开创了软件的新纪元,称得上是计算机改朝换代的里程碑。 2.DOS 系统 七十年代末期,CP/M 后院起火,其微机操作系统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1979 年,IBM 公司为开发16 位微处理器Intel 8086,请微软公司(Microsoft )为IBM PC 设计一个磁盘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慷慨承诺,但当时手头仅有XENIX 操作系统,XENIX 操 作系统要求处理器支持存贮管理和保护设备的功能,可PC 机的CPU 8086/8088 均不具备 此功能。微软公司急于满足 PC 机的要求,购买了由西雅图公司工程师Tim Paterson 研制 的、可在 8088 上运行的 CP/M—86“无性系”——SCP—DOS 操作系统 的销售权,将 SCP—DOS 改称 MS—DOS V1.0 发表。为避“偷梁换柱”的嫌疑,微软公司又于1981 年8 月推出了支持内存为320KB 的MS-DOS 1.1 版。由于蓝色巨人的推波助澜,操作系统软件 市场几乎一夜之间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CP/M 地位岌岌乎可危。 随后,IBM 公司向微软公司购得MS-DOS 使用权,将其更名为PC-DOS 1.0。MS-DOS 又 称 PC-DOS,就是这个原因。 MS-DOS 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的最初设计思想及其追求目标的正确和恰当,那就是 为用户上机操作和应用软件开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使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几十 个 DOS 命令,或以命令行方式直接键入或在 DOS4.0 以上版本下以DOS Shell 菜单驱动, 都可完成上级所需的一切操作。其次在于用户可用汇编语言或C 语言来调用 DOS 支持的十 多个中断功能和百个系统功能。用户通过这些服务功能所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具有代码清晰, 简洁和实用性强等优点。但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尽管它已经具备一些多任务处理能 力,但能力有限。在内存管理上采用的是静态分配,DOS

文档评论(0)

139****1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