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国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
应激性生活事件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它是抑郁症的重要促发因素【lJ,特别是慢性、长期的日常压力更是引发抑郁的主要原因。因此,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被广泛地运用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和使用过的一些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进行综述,对其特点和不足加以评述,并提出发展合适的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的一些设想。报道如下:1
建立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理想的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具有以下用途悼J:①能够随
病程的发展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在发病后的不同时间、地点
进行研究;②可以直接从脑室或脑组织中采集标本,直接检
测在接受应激性生活事件后体内某些生化物质的动态改变及神经生理学上的异常变化;③可以研究慢性应激的症状学与某些生化物质异常改变的相关性;③可以在动物模型上检验治疗药物的效果和探索新药物的应用研究。
2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的要求
许多学者认为。良好有效的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应具有以
下特征口】:①行为表现的模拟性(模型与疾病之间症状的一致性);②具有合理的理论基础,造模手段与临床慢性应激
障碍或抑郁症的病因之间有关联;③动物模型体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与人类在接受慢性应激后或抑郁症患者有相似性;③相应药物治疗有效外,模型所致的行为学改变必须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允许药物的长期应用。
3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的类型
3.1习得性无助(1e锄cdhelple88懈s)慢性应激动物模型
习得性无助应激动物模型于1967年被提出,随后就被广泛地研究和使用。其理论依据直接来源于Beck的抑郁认知
理论,即动物在遭受不可避免而又不能控制的应激刺激时,便出现消极被动的反应,处于“无助”的、类似于抑郁的状态。该模型引入瞩目的特征在于它几乎模拟了严重抑郁的
作者单位:350004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10cr7—3256(2010)02—0131—03
全部症状,包括快感缺乏、对奖赏反应能力下降、体重减轻、摄食摄水减少、自主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且抗抑郁剂可使动物模型的这些症状消失。习得性无助抑郁模型对抑郁症生理学方面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提示人类抑郁症发生是由于个体缺乏对外来伤害性刺激事件的自我控制。近来,vollmayr等M’采用微弱电流刺激作为应激源作用于大鼠,把经受电击而出现“无助”的动物作为模型组,并把经受电击而未出现“无助”的动物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提
高了习得性无助抑郁模型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并有利于进行动物的抑郁易感性研究。此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实验动物可能通过爬到箱壁和顶部而逃避足底电击,动物大块的排泄物可能会导致电流减小或消失等,可以试着通过增加电流的强度和延长电击时间来克服这些问题瞪】。该模型的另一主要缺陷是在人类和其它动物身上缺乏信度,以及没有证据表明习得性无助是个体抑郁的特征性行为【6】。目前研究认为uI模型与脑内的5一HT能和DA能活动词节异常,尤其是
与下丘脑5一Irk受体密度降低有关。在不可逃避的应激
后,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H队轴反馈调节功能损伤,同时
大鼠海马BDNF表达减少,导致海马BDNF表达减少,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7】。在药理学方面,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非典型抗抑郁剂等可以逆转LH模型的“无助”行为表现,而强安定药、抗焦虑药则元此作用。【H模型对抗抑郁药敏感性、选择性较高,不仅可以用于抑郁药的筛选,还可以用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探讨。
3.2行为绝望(beh耐ou珀l为绝望模型最早由嘁等哺1制造,即强迫游泳试验。动
deBpair)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行
物在强迫游泳这一应激条件下,经挣扎后出现绝望表现即不动状态。强迫游泳模型能模拟抑郁症的多方面表现。后来又衍生出鼠尾悬吊试验(tllil
s璐peIIsi∞储t,聊),该试验是
将小鼠尾部悬挂,鼠也会呈挣扎或不动状态【9J。BD模型通常以鼠在5—6nlin内不动的总时间作为抑郁程度的指标。近来有学者对原有的强迫游泳模型制作方法做了改进,增加了动物攀爬时间和俯冲等检测指标的记录。经改进后使其不但能模拟抑郁症的多方面表现,且其行为学改变可被几乎
所有类型的抗抑郁剂所逆转,而且利用H锄ilt0II晒nd凹强迫游泳装置进行(1;啪ed
swi衄iIlg_耐,聊),通过计算机记录
并分析,自动读出数据,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更精确。有学者采用慢性强迫游泳建立BD抑郁模型,经过连续14d的强迫游泳应激,SD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