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在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PAGE
在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
谈到读书,我想大家经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关于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名人做出了许多回答。如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罗廖夫说“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库法耶夫说:“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这里,我不想罗列太多的关于读书的名人警句,只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公元967年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当时,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宋太祖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相当得意。赵普跟着拍马屁,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然后归功于宋太祖改的这个年号。谁知,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极有学问,而且很看不起赵普。他等赵普特别起劲地拍完马屁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宋太祖听了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结果真是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宋太祖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想起赵普身为宰相,却不读书,没能帮自己把好取年号的关,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真是可恶万分。宋太祖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招手叫赵普到面前,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就是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宋太祖一边涂,一边骂赵普“不学无术”!赵普虽然精于吏治,却由于不读书,不学无术,没能履行好工作职责,仅遭到皇帝的羞辱已是大幸,如若碰上昏庸暴虐的皇帝,不仅要丢官,而且还可能有杀生之祸。
赵普是宋太祖开国所依赖的重臣,宋太祖并没有过多的惩罚赵普,而是劝赵普多读书。当然,在宋太祖的劝诫下,赵普知耻而后勇,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就开始进行读书。《宋史·赵普传》记载:“(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邸,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赵普的故事生动地回答了我们关于读书的三个重要问题。
一是回答了“为何要读书”的问题。孔子说:“敏而好学”,无论是多么聪明的人,都需要好学,需要读书。不读书则不学无术,不仅会被人所鄙视,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赵普每天读书使其“临政,处决如流”。读书的功效也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是回答了“读什么书”的问题。赵普熟读儒家经典《论语》,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平定天下,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宗使天下太平。当然,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并不是说熟读《论语》就能当宰相治理好天下,而是强调读经典的重要性,强调读书要读经典、读好书。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经典,就是和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智者进行对话,就是吸收许多高尚的人的智慧。
三是回答了“如何读书”的问题。《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史书说赵普是每日下班回家后闭门读书,第二日 “临政,处决如流”。可见,赵普每日研读《论语》并非死读书,而是积极思考,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得非常完美。
老师、同学们,回顾我国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古代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发达的时期都是读书之风盛行、文化发达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等人开门授徒,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诗》、《书》、《礼》、《易》、《春秋》等中华文化元典脱颖而出。这批典籍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公理体系和思维模式,对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刻影响。
汉代以后,重修文治,尊崇儒学,经学确立。四百年间,文化繁荣、经济平稳发展,国力强盛,形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科技的一个高峰。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建立带动了学校教育发展,读书求学考功名之风盛行,文化发达,泽被四方,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隋唐盛世。
两宋时期,就国势的宏迈拓展而论,虽不能望汉唐项背,但宋文化的精密深邃又超越前代,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占有崇高地位,其遗泽后世者,并不亚于汉唐。宋代实行较为宽松的文化政策,尊师重道,优礼儒士;网罗文才,选拔俊彦;帝王好学,倡导读书;设立馆阁,编纂图籍。其中,最为突出的书院的兴盛。宋代书院的兴盛和私人讲学,读书之风盛行,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学派形成,别具一格的“宋学”得以形成和繁衍。
老师、同学们,时代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的由军事力量的对抗转为以经济、科技、文化等为主的软实力的竞争。让我们以“读书月”活动为契机,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勤奋读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