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主要神经症的特征、成因与治疗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神经症划分成不同的主要类型。在此,仅对以 下八类疾病做出阐述。
(一)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
种各样的躯体症状, 意识范围缩小, 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 但不能
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1、病因
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情绪不 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 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 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性人格特征的人, 在受到挫折、 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 容易产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
癔症的遗传研究结果颇为一致。至今为止,尚难确认癔症的遗传学依据。
2、临床表现
癔症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 多样, 治疗人员需详细询问病史, 仔细辨认特征, 以便归纳确认。
( 1)癔症性精神障碍
(2)癔症性躯体障碍
(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癔症的集体发作,又称流行性癔症;赔偿神经 症;职业神经症。
3、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起病大多急骤,常由明显的精神因素促发。
其病程有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种。癔症性朦胧状态、情感爆发、神游症、睡行
症等精神症状, 以痉挛发作等躯体症状常为阵发性发作。 心因性遗忘症、 肢体瘫
痪、耳聋、失明、失音以及躯体化症状等往往呈持续病程。
急性起病者,经正确治疗,大多能迅速恢复。病程超过一年者,约半数病人
10 年之后仍有症状存在。大多数未恢复的病例都有人格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
影响良好预后的因素: 病因明确并能及时合理解决, 病程短并治疗及时, 病前无 明显的人格缺陷。
4、诊断和鉴别诊断
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见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
癔症性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如果有后二者的症状存在,应首 先考虑后二者的诊断。
.
癔症性精神疾病与反应性精神病的鉴别,在于癔症性精神疾病常见于人格障 碍者,其精神症状具有表演性、戏剧性或夸张色彩;可反复发作,并有症状完全 缓解的间歇期。
癔症与做作性疾病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的症状虽然出于故意伪造,但却缺 乏明确的动机。有明确动机的“疾病”那么为装病。癔症在动机的明确程度上与 做作性疾病有区别。
5、心理治疗
( 1)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治疗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措施,特别适用于急
性起病的患者。 可分为觉醒暗示和催眠暗示。 对于迫切要求治疗的患者, 在觉醒 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可配合适当理疗、按摩等,可取得良好效果。病程较长,
病因不甚明确的病例, 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催眠疗法, 消除患者的心理阻力, 才 能取得较好效果。
(2)催眠疗法除用于增强暗示感受性,消除癔症的躯体症状外,尚可用于
治疗癔症性遗忘症、多重人格、缄默症、木僵状态,以及情绪受到伤害或压抑的 患者。 在催眠状态下, 可使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重现, 受到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 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3)宣泄疗法在催眠或觉醒状态下,引导患者倾诉其内心苦闷,使受到伤 害或压抑的情绪向外宣泄。宣泄疗法对情绪障碍突出的癔症患者可收到良好效 果。
(4)认知疗法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
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 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法。 适用于除癔症
性精神病发病期以外的各型癔症。
(5)心理分析疗法和认识领悟疗法着重探寻患者的潜意识动机,引导患者
消除潜意识动机或认识潜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 以消除癔症症状。 本类方法主
要适用于癔症性遗忘、多重人格和各种躯体障碍。
(6)行为疗法主要是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强化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适用于暗示治疗无效,肢体或言语障碍的慢性病例。
(7)家庭疗法当患者家庭关系因疾病受到影响,或治疗上需要家庭成员配 合时,宜采用这一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取得家庭的支持。
(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 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 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精神 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1、病因
.
据调查,神经衰弱可以由多种原因引发,其中神经系统功能过渡紧张是本病
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力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或工作困难;要求特
别严格, 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pdf
- crj700培训手册版第一分册飞机概述.pdf VIP
- 骨折术后护理查房.pptx VIP
- 鹦鹉养殖与驯化.pdf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雕刻机快速调试使用指南教学文稿.pdf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按单元整理).docx VIP
- 《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高二数学专项提升(人教A版)暑假培优练04 直线与圆 (14大巩固提升练+能力提升练+高考专练) 学生版.pdf VIP
- 2026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直线与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