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规名称】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3-01-08 【效力属性】 已修正 【正 文】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第 1 条 为预防及整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确保土地及地下水资源永续利用, 改善生活环境, 增进国民 健康,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法律之规定。 第 2 条 本法专用名词定义如下: 一土壤:指陆上生物生长或生活之地壳岩石表面之疏松天然介质。 二地下水:指流动或停滞于地面以下之水。 三土壤污染:指土壤因物质、 生物或能量之介入, 致变更品质,有影响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 健康及生活环境之虞。 四地下水污染:指地下水因物质、 生物或能量之介入,致变更品质,有影响其正常用途或危害 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之虞。 五污染物:指任何能导致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之外来物质、生物或能量。 六土壤污染监测基准:指基于土壤污染预防目的,所订定须进行土壤污染监测之污染物浓度。 七地下水污染监测基准: 指基于地下水污染预防目的, 所订定须进行地下水污染监测之污染物 浓度。 八土壤污染管制标准:为防止土壤污染恶化,所订定之土壤污染管制限度。 九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为防止地下水污染恶化,所订定之地下水污染管制限度。 一○土壤污染整治基准:指基于土壤污染整治目的,所订定之污染物限度。 一一地下水污染整治基准:指基于地下水污染整治目的,所订定之污染物限度。 一二污染行为人:指因有下列行为之一而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之人: ( 一 ) 非法排放、泄漏、灌注或弃置污染物。 ( 二 ) 仲介或容许非法排放、泄漏、灌注或弃置污染物。 ( 三 ) 未依法令规定清理污染物。 一三污染控制场址: 指造成土壤污染或地下水污染来源明确之场址, 其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物达 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者。 一四污染整治场址: 指污染控制场址经初步评估, 有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之虞, 而经 中央主管机关审核公告者。 一五污染土地关系人: 指土地经公告为污染整治场址时, 非属于污染行为人之土地使用人、 管 理人或所有人。 一六污染管制区:指依污染控制场址或污染整治场址之土壤、地下水污染范围所划定之区域。 第 3 条 本法所称主管机关:在中央为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 ( 市) 为县 ( 市) 政府。 第 4 条 各级主管机关得指定或委讬专责机构, 办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 训练、预防及整治之有关 事宜。 第 5 条 直辖市、县 ( 市) 主管机关 ( 以下简称所在地主管机关 ) 应定期检测辖区土壤及地下水品质状 况,其污染物达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者, 应采取必要措施,追查污染责任,并陈报中央主管 机关;其污染物浓度低于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而符合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监测基准者, 应定期 监测,监测结果应公告,并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备查。 前项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监测基准、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 6 条 民众发现土壤或地下水有污染之虞时, 得向所在地主管机关检举; 各土地或地下水使用目的事 业主管机关、 土地使用人、 管理人或所有人于发现土壤或地下水有污染之虞时, 应即通知所在地主 管机关。 所在地主管机关应依前项检举及通知或依职权主动进行查证及采取必要措施。 第 7 条 各级主管机关得派员携带证明文件,进入公私场所,为下列查证工作,并得命场所使用人、 管 理人或所有人提供有关资料: 一调查土壤、地下水污染

文档评论(0)

zxs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