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讲座系列(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题验证】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解题流程】 审题干:“前后两次”点明出现的位置;“各有什么作用”,暗示考生要分别作答;“结合诗句”,要求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 明思路:①找位置。第一个“酒”出现在颔联,是作书前,第二个“酒”出现在尾联,是作书后。 ②明特点。第一次出现“酒”,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重现了勇士以逼人的气吞万里的声势向敌人冲锋的情景,表现了报国杀敌的豪情。第二次出现“酒”,是以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展现了凯旋之后,设宴庆功的场面。 组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评分标准:回答一处,3分) 【多练一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当。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析】选D。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D项是对五、六两句的理解,应该是烛光映射下笔墨纵横飞溅。 (2)(原创)试分析“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的抒情方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首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失落,令读者也忍不住为之打抱不平。在失意落寞的彷徨中,诗人因为自己为国作战的愿望不能实现,只能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抒怀解忧。 考点讲座系列(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考点解读】   近几年来高考诗歌关于“形象”的考查,一般是从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个角度入手。考题大 多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的特征,揭示作者所刻画的某一形象的意义。其中对景 物形象的鉴赏,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考生在答题时,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再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该画面(图景),并指出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技法点拨】 掌握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三种类型的答题格式 类型一 画面题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多个意象)? 【答题格式】描绘了……的画面(时间、地点、氛围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描述了……的画面内容(时间、地点、氛围特征),起到了……的作用(领起下文、照应题目、点明或突出主题、奠定感情基调、承上启下、铺垫、欲扬先抑、总结全诗、以景作结、衬托突出主要形象、表达情感)。 类型二 意象题(单一意象) (1)指出×××的含义、作用。 【答题格式】×××(意象)……(特点),衬托了作者……的感情。 (2)本诗描写了××怎样的形象(这里的形象指物象)? 【答题格式】从……中(结合诗句分析出物象特点),可以看出……(抽象出形象的精神品质)。 (3)诗中多处写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题格式】……(描绘意象)……(意象采用的手法)……(结构上的作用)……(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类型三 人物形象 (1)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概括出形象的身份地位和精神品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住人物居住环境、神态、心理、动作等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题格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重点抓住人物的居住环境、神态、心理、动作等细节描写)……(概括形象特点)。 【知识链接】 常考景物、事物形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离别后的思念) 1.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

文档评论(0)

恋慕如斯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6120125000023
认证主体武汉市青山区星存网络服务中心(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107MAEQFFLB2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