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宾
宜宾 一、城市概况 宜宾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4000年就有氏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距今2400多年前已有僰人聚居,因其地处巴、蜀通向“滇僰”的交通要冲,故史称“僰道”,僰道城即今宜宾旧城所在,宋时正式定名宜宾。从两汉时的犍为郡开始,宜宾先后有1400余年作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宜宾文化灿烂,遗存众多,境内保存有“五尺道”、“南夷道”、“石门道”、僰人悬棺及岩画、李庄旋螺殿、同济大学旧址、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江安夕佳山古民居、江安国立剧专旧址等一大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国发(1986)104号文件】批准公布宜宾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 宜宾是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渝最早设立县以上行政机构――郡的城市之一。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宜宾城已成为犍为郡郡治所在,此后,有1400多年时间宜宾长期为郡、州、路、府、专区、地区、省辖市治所驻地。 宜宾城从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至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叫僰道城,其间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至隋大业三年(607年)称外江城;从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起一直称为宜宾,建城史至今(2014年)已有2196年。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文化价值 (一)万里长江第一城,山水交融、城塔辉映的人文荟萃之地; (二)川南地区历史上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川滇黔结合部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 (三)文化抗战圣地,中国抗战时期教育、科研、文化薪火传续的功勋城; (四)中国酒都,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性遗产地。 名城特色: (一)“山水交融、城塔辉映”的长江上游城市的典型城址环境特征。 (二)“三山相映、三江环绕、三塔鼎立”的山水格局特征。 (三)突出水运、商贸功能布局特色的滨江、商贸城市的空间格局。 (四)川南民居的建筑风貌特色。 四、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 宜宾文物古迹众多,已经公布文物保护单位255处。通过对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等资料的整理统计,市域范围内总计有不可移动文物6280处(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包括真武山古建筑群、夕佳山民居、僰人悬棺葬(墓)、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包括赵一曼故居、僰人石寨古堡、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包括李庄天上宫、云南会馆、冠英街民居等。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文物类型以古建筑、古墓葬和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为主。其中,古遗址类型125处,古墓葬4348处,占69.24%;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51处,主要分布在翠屏区、宜宾县。 宜宾市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丰富,已公布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部类型,包括古文化遗址4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60处、石窟寺和石刻21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1处。 宜宾现存地下地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和清晰的时代连续性,文化史迹覆盖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对宜宾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年代分析,不仅发现了一处朱罗纪早期的石碑恐龙化石群,还有三处汉代的黄伞崖墓群、七个洞崖墓群、周家咀墓古墓葬。以及位于唐代的花台寺石刻造像,唐宋时期的大佛沱摩岩造像,晚唐至清的“丹山碧水”摩崖造像,始建于宋的僰人悬棺葬(墓)、旧州塔等,2处元明清时期的隆兴石室墓群、镇南塔,45处清以来的古建筑、石刻等,12处近代建筑和其他文化遗存,彰显了宜宾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 宜宾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1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7(16)处。保护其他尚未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280(1226)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