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训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哲学主观题训练 1、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没有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关于汉字 书写的简繁之争未曾终止。 一种跳出了 “非此即彼”形而上学思维观的主张—— “用简识繁”,体现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认同。 该主张倡导各地的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 体现了 “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 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倡导习惯于简体字的, 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繁体字。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 的认同。 (12 分) ①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 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 简体字与繁体字各有存在的理由, 繁体字体现 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 简体字书写方便, 符合社会生活需要。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 指矛盾双方 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简体宇与繁体字相互包容,共同发展。④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用简识繁”的主张体现了简 体字与繁体字在现实生活中共同存在, 和谐共生。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 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用简识繁”倡导共同存在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 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繁荣。(每点 3 分) 2、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目前’我国各种慈善力量积极开展 慈善活动,在灾害救助、扶老救 - 孤、扶贫济困等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 慈善事业发展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慈善组织程序不公开、 不透明, 善款使 用不善;普通民众对慈善文化和活动认知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从实际出发推动我国慈善事业 的发展。( 12 分) ①全面把握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既要看到慈善事业的长足进步,也要看 到还存在的问题,做到实事求是。( 4 分)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探 索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调动民众参与慈善事业活动的积极性。( 4 分)③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 分) 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 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逐步为全国各地所 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 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是中国 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气象界, 这一时间认知 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 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10 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 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 4 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 客观事物发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推动中国传 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3 分)③规律具有客观 性和普遍性,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