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期末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养成习惯(4分) 【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那也是要算分的啊!】 1、本题不设具体抄写的内容,将根据全卷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19分) 2、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9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根据文后要求加以修改。(5分) (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 ①一场春雨过后,冬眠后的大地又重新充满了生机,山村的景色也更加迷人。②几十户人家的楼房,依着山,旁着水,沿着柏油路整齐地排列着。③公路两旁是挺拔的白杨、苍翠的塔柏。④小桥流水点缀着的垂柳,换上了新装,伴着春风,婆娑起舞。⑤楼房都掩映在翠绿树丛中。⑥山上的桃树、梨树硕果累累;田野上,麦浪起伏,一片金黄。⑦看到这美景,游人们流连忘返。 要求:(1)句②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用换用号改正。 (2)句①有语病,须删去一个词。 (3)语段中有一个多余的句子,请删除。 (4)语段中第?????句描写不当,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班举行以“孩子做家务,长辈要不要付报酬”为话题的辩论会。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孩子做家务,长辈应该付一定的报酬。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办事都要讲经济效益,这也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再说这还会更加激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如果你是乙方的主辩,你将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和道理?(要求:先摆出你方的观点,再进行反驳。)(5分) 观点:?????????????????????????????????????????????????。(2分) 反驳: _____????。(3分) 5、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向他介绍。(附加题,4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 (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探究(37分) (一)(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echeng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