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学》第7讲大气气溶胶的空气污染与气候效应.ppt

《气候学》第7讲大气气溶胶的空气污染与气候效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讲 大气气溶胶的空气污染 与气候效应 目录 大气气溶胶的作用:直接与间接作用 大气气溶胶的含量对空气污染的影响:雾与霾以及长距离输送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冷却作用;ABC问题;亚洲季风和水循环问题 什么是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固态和液态质点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它们的大小从只有几纳米(10-3微米)(μm=10-6m)的超细颗粒到几个微米直径以上的粗颗粒。在两者之间是被称为细颗粒的气溶胶,其直径在0.1μm到几个μm,所以大气气溶胶的典型尺度是0.001-10μm,其在大气中的居留期至少为几小时,平均可达几天、一周到数周,甚至到数年(如平流层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的作用:直接作用 大气气溶胶影响气候系统的主要物理过程是通过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而改变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这个机制一般被定义为气溶胶的直接作用。例如硫酸盐气溶胶具有强的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因而可以增加地球的行星反照率而使大气和地表冷却。黑碳气溶胶(烟尘)对太阳光具有更强的吸收作用,因而可以加热大气层,同时由于在大气中通过反射和吸收作用损失了一部分入射的太阳辐射,也使地表冷却。气溶胶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对太阳短波辐射的作用,而对长波辐射的吸收除了黑碳气溶胶之外对人类排放的气溶胶一般是很小。 大气气溶胶不同组成成分的直接辐射强迫是不同的,且比总直接辐射强迫更不确定。 大气气溶胶通过间接作用,作为一种云的凝结核(CCN)或冰晶核(IN)可以改变云的微物理特征,据此再进一步改变云的辐射特征,云量和云的生命期。 气溶胶的间接作用有二类。 大气气溶胶的作用:间接作用 大气气溶胶作为大气水圈循环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主要影响云和降水的微物理过程,同时也影响大气稳定度和云的反照率。气溶胶粒子可以作为一种云凝结核(CCN)和冰核(IN)在云雨形成和增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但可以增强或减弱降雨量,并且可以改变云雨的类型,如可使非降水性云转换成降水性云。这种机理称为大气气溶胶的间接作用。通过间接作用能够改变云的辐射特征,云量和生命期,从而也改变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决定间接作用的关键参数是气溶胶粒子作为云凝结核的有效性。 间接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间接作用是指在云中液态水含量不变情况下气溶胶对云滴数浓度或云滴大小的影响。由于云中可利用的水分一定,凝结核数量的增加必然使云形成的云滴尺度变小,这使云中有更多的小水滴存在,它们相互竞争水汽,结果都无法成长为大水滴。这不但使降落到地面的降水量减少,而且小水滴对太阳光有更强的反射作用,从而加强了气溶胶的直接作用,使地面冷却作用加强。其结果又使大气变得更趋稳定,又进一步加剧了降水的减少。这种作用又称云反照率作用。因而云的第一类间接作用与云反照率作用(直接作用)相似,主要引起地面冷却和降水减少。 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的第二类间接作用是对云中液态水含量、云高和云的生命期的影响,其对水循环的影响与云反照率作用类似,也是使地表冷却和降水减少,这种作用又称云生命期作用。 半间接作用和冰晶化作用 除了气溶胶的第一,二类间接作用外,还存在着半间接作用和冰晶化作用。前者是指黑碳气溶胶吸收太阳辐射后,由再放射加热大气层,从而增加大气稳定度的现象。其结果使云滴蒸发,降水减少。冰晶化作用是指通过引入气溶胶粒子,增加了冰核(IN)的数量,以后通过冷云下贝吉隆(Bergeron)冰晶增长机制使冰晶迅速增多和长大的过程,它的结果使地面降水(或降雪)增加。(表2-表3) 表2 大气气溶胶各种间接作用及对地表全球净短波辐射(Fsfc)(2-4栏)和降水(5-7栏)影响一览表(IPCC,2007) 表3 大气气溶胶各种间接作用对大气顶(TOA)净辐射通量的影响(IPCC,2007) 大气气溶胶的含量对空气污染的影响:雾与霾以及长距离输送 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直径一般不超过50μm,平均在10μm左右。这些水滴对可见光有强烈的散射作用,因而造成视程障碍。按其形成机制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等。雾的存在会严重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危害交通安全 霾 大气中的多种气溶胶粒子,如尘埃,硫酸盐和硝酸盐,有机碳化合物,黑碳气溶胶等浓度增加时,可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从而导致能见度降低,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现象称为霾。形成霾的天气条件一般是气团稳定,较干燥(相对湿度一般小于80%,如果相对湿度大于95%,则能形成雾)(图5-图6)。 根据1961-2005年中国年霾频次的统计结果,全国平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趋势明显的地区主要在经济迅速增长地区。 自195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