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调查情况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俗习惯调查情况报告 省乐都县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 以东 ,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由地进入藏 区的咽喉要道 ; 重要水系“湟水”横穿境,使该县成为省重要的 农业区;辖区居住有汉、蒙、藏、土、回等名组。这些均使乐都 县成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 地方特色浓郁, 对各族文化风俗兼收 并蓄、兼容并包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大美之地。 县政府所在地碾伯镇文物古迹颇多。 特被是东关街的西来寺, 创建于 1606 年。寺院规模宏大,占地 2100 多平方米,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殿、观音殿等,都无不宏伟壮观。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 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 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镇八景之一, 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由于乐都比海拔低,温度 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穆天子传》上叫做“温谷乐都”的吧。 乐都温润的气候也适宜于水果生长。 每当秋季, 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 其中“乐都的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 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 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多汁,香酥脆甜, 是的名特产之一。 还有一种“软 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 待冻成冰 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 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 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文化是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 而以乐都柳湾出土的彩数量 居多。 柳湾在乐都县东高庙镇。 镇东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 就是柳 湾村。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子,村北那东西走 向的旱台,也从来没有外地人光顾过。 1974 年春,考古工作者 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前的世界。 于是,省文物考 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的工作者, 在这里扎下根来 发掘。他们勤奋工作了 6 年, 1980 年宣告发掘结束。他们在这 里清理了 1700 余座原始墓,出土了 35,000 多件文物,而彩多 达 15000 件。一个彩世界清理出来了, 考古工作者将它命名为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 后来又创办了柳湾彩研究中心。 厚厚的两大本 《柳湾》在全国发行。 “柳湾”从此出名, 为国外文化、学术界所关注,游人也从此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柳湾墓地是新石器时期的。 从考古文化分期讲, 出土的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也有齐家文化的类型, 其中以马厂类型的数量多。 彩是原始先民们的生活用具。 先民们不仅讲究实用, 而且讲 究美观。 在器上绘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纹图案, 底色与花纹颜 色搭配得当,相得益彰。彩上还有大量类似 十、○、、工、×之类的符号,有人认为是最早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数学代码,还有人说是氏族的徽号。 彩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阴阳合体壶”。 壶颈腹部塑有一个全裸的人像, 下边又以夸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 可是性器官是两性的,既有男阳又有女阴, 很难说人像是男还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其实,这件彩的价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环节, 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过渡阶段——男女性同时崇拜。 在柳湾墓地附近还出土了一件彩靴。 质地为夹砂红, 表面为紫红色,并绘有条纹、回纹、三角纹等黑彩,线条流畅,纹路清 晰,造型与现代长统靴相似。 这种靴在中国还是首次出土, 距今已有 3000 多年。它形象地说明了早在青铜器时代,高原上的先民们已经会制作和穿用长统靴子了。 柳湾彩中精品众多, 每一件都会使人发现一个新的问题, 让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个方面。 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 莫过于亲自到柳湾彩世界里漫游一番。 有句谚语:“去了瞿昙寺,再别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昙寺 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紫禁城的样式。 这自然有些夸, 但瞿昙寺的殿堂建筑的确有点像故宫, 据说当初就是仿照故宫修建的, 所 以又有“小故宫”之称。 尤其可喜的是, 的古老建筑群在历代劫火中屡遭焚毁, 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极少, 而瞿昙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瞿昙寺在乐都县城南 17 公里的瞿昙乡。乡以寺名,足见寺院之影响。 寺的周围群山围绕,近处林木葱茏,郁郁苍苍,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远处乐都南山终年积雪, 寒光逼日,“皎洁凌空似玉山”,“影射长天迷素鹤,光浮浅水失群鹇”便是真实的写照。 在雪岭翠山的映照下,瞿昙寺更加幽静壮丽, 古香古色。从山门而入,迎面就是高大的金刚殿, 穿过金刚殿, 即是瞿昙寺殿和宝光殿;左右两边殿堂众多。依次而进,后边是最宏伟的隆国殿。从高处看,主要的大殿与山门对齐,建在一条线上。 隆国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之一, 建于 1427 年(明宣德二年) 。大殿面积为 912 平方米,高筑坡台之上,飞檐翘角,

文档评论(0)

eyf39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