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国家级精品课程10教学提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语:反之 拼音:fǎnzhī 解释:重复,再来一遍。《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何晏集解:“乐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与此相反。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今欲通策之,责人之所必不能也;苟然,则学者必不精,而得人必滥。欲反之,则莫若使之人占一经也。”返回初始状态。明张居正《杂著》:“开国之初,庶事草创,大抵皆多质少文。凡制礼作乐铺张繁盛之事,皆在国之中世。当其时,人以为太平盛美,而不知衰乱之萌,肇於此矣。夏商皆然,不独周也。圣人知其然,恒不待其盛而亟反之。”从相反的方面说。艾青《<诗选>自序》:“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所有滞重的物质长上翅膀;反之,也可以使流动的物质凝固起来。”张天翼《皮带》:“凡是希求着的,结果是达不到;反之,没想到的事倒会意外地来临的。” 词语:养分 拼音:yǎngfèn 解释:物质中所含的能供给有机体营养的成分。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二:“我们对于青年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就如像培植树木一样,只要充分给予以阳光和养分,免受风害虫灾。”老舍《四世同堂》三四:“他决定吞食给他送来的饭团,好用它所给的一点养分去抵抗无情的鞭打。” 词语:矿物 拼音:kuàngwù 解释: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有固体(如铁矿石、煤等)、液体(如石油等)、气体(如天然气)三种形态。余德绵《矿物岩石》第四章第三节:“石英是火成岩中常见的浅色矿物。” 土壤养分(yǎngfèn)循环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 土壤中微量元素主要来自岩石和矿物,母质不同的 土壤,微量元素种类(zhǒnglèi)和含量不同。 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亲与 伴生。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锰、铜、锌、硼、钼和 氯。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 (4级或6级) (一)水溶态 (二)交换态 (三)专性吸附态 (四)有机(yǒujī)态 (五)铁、锰氧化物包被态 (六)矿物态 第六十二页,共68页。 土壤养分(yǎngfèn)循环 第六十三页,共68页。 土壤养分(yǎngfèn)循环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影响(yǐngxiǎng)因素 1、pH 以铁为例。 2、Eh 3、OM. 4、Texture 5、耕作(gēngzuò)管理 第六十四页,共68页。 土壤(tǔrǎng)养分循环 第六十五页,共68页。 土壤养分(yǎngfèn)循环 本章(běn zhānɡ)小结 一、名词解释 土壤养分 2. 大量元素(yuán sù) 3. 微量元素(yuán sù) 4、交换态钾 5. 有效养分 6. 养分位 7 闲蓄态磷 8. 缓效态养分 9. 氨化作用 10. 反硝化作用 第六十六页,共68页。 土壤养分(yǎngfèn)循环 二、思考题 1、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性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土壤 中的行为有何异同? 2、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3、把N、P、K称为肥料(féiliào)三要素?其道理何在? 4、施用NH+4肥时为什么要强调深施覆土和集中 施用? 第六十七页,共68页。 Thank You ! 第六十八页,共68页。 词语:过程 拼音:guòchéng 解释:超越法规。《新唐书·苏珦传》:“御史王弘义附来俊臣为酷,世畏疾,莫敢触其锋。会督伐材於虢,笞督过程,人多死,珦按奏弘义坐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冯雪峰《雪峰寓言·猴子的航海》:“一个伟大的旅行,换言之,就是一个永远走不完的过程!”邹韬奋《光明的前途与艰苦的过程》:“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过程却是艰苦的。” 词语:土壤 拼音:tǔrǎng 解释:泥土;土地。《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后汉书·公孙述传》:“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李贤注:“无块曰壤。”宋苏舜钦《昇阳殿故址》诗:“瓦砾虽费犁,土壤颇肥衍。”封地;领土。《史记·孔子世家》:“今孔子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魏与我风俗略同,土壤邻接,自统万距魏境裁百餘里。”唐无名氏《灵应传》:“朝廷以西陲陷虏,芜没者三十餘州。将议举戈,復其土壤。”指乡里。《汉书·孙宝传》:“文(侯文)曰:‘我与穉季幸同土壤,素无睚眥,顾受将命,分当相直。’”《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志耳。”杨树达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