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判断ppt参考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名 患者的隔离治疗期 接触者观察及处理期 猩红热 症状消失后3日或2次咽试培养阴性,但不少于病后7日 医学观察7-12日 猩红热鉴别诊断 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1973年以后相继在朝鲜半岛、中国及美、澳、欧洲等国发现。在我国,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川崎病多发生于婴幼儿,6-11月为发病高峰,四季皆有发病,但以春夏之交稍多发。川崎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知,但可以相信,川崎病是对感染的一种反应形式(尽管它不通过人与人之间传递)。因为川崎病与许多病毒疹相似,临床往往延误诊断。 本文主要参考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川崎病指南》 川崎病家长需要记住的要点: 小儿发高烧为主,持续5天或更长时间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 大部分川崎病患儿完全恢复 川崎病后全部预防接种推迟至少3 个月(一般建议6月以后) 川崎病患儿的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随访,出院后6-8周至少需要做一次超声心动。即使一切正常,也要保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川崎病临床表现 临床常以高热(39℃以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上,一般为一、二周,有的热退一、二天又高,热程长的可达三、四周,退热药仅短暂稍降。 发热数日后掌跖面红肿且痛(如下图),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不痒,无疱疹或结痂。 发热数日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尤重,仅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裂隙灯可能查到前虹膜睫状体炎。唇面红肿、干燥和皲裂,甚至有出血;舌常呈杨梅舌,口腔粘膜充血,但无溃疡。 50%~70%的川崎病早期有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非化脓性,数日后消退,有时肿胀波及颌下,甚至有误诊为腮腺炎,淋巴结肿仅限于颈部前三角,不痛,波及其他部位很少。 病程第二周80%手、足部脱皮,为从甲床移行处开始,部分婴幼儿可先表现为肛周脱屑。 川崎病的诊断 诊断参考以下标准: 1.发热五天以上,如有其他征象,五天之内已可确诊,加上: 2.具有下列四条: 双侧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口腔及咽部粘膜有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 急性期手足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 出疹主要在躯干部,斑丘疹,多形红斑样或猩红样。 颈淋巴结肿,直径超过1.5cm。 3. 无其他疾病可解释上列表现。 如有发热只伴有其他三条,但见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 猩红热 川崎病 治疗 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 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 病原治疗:抗生素疗法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程7—10日。另外也可用林可素,利福平治疗。 麻疹和风疹 麻疹概述 疑似定义为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的病例。 病例定义 麻疹确诊病例: ①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 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 风疹确诊病例: ①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阳性者; 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风疹病毒者; 暴发定义 现阶段麻疹暴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风疹聚集性病例指同一集体机构或同一居住地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21天内)突然发生5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并有蔓延趋势。 麻疹和风疹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监测病例。 疾病 病原体 症状 麻疹 麻疹病毒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持续性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在口腔颊黏膜处见到麻疹黏膜斑。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 潜伏期 14~21天。前驱期 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 麻疹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眼鼻咽分泌物、血、尿)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出疹后10天 传播途径:飞沫 间接:日用品、玩具 易感者和流行特征: ≤9y多见(≥90%) 发病年龄两端上升(<8m; >15y); 麻疹传播特点 传播快速, 任何没患过麻疹又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易感人群),只要跟正在患

文档评论(0)

i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夕秋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5YY8A1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