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残游记读书心得感悟
老残游记读书心得感悟范文1
早在上学时,因学过一篇“白妞说书”的文章,明白了《老残游记》这本书,乃“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那时节对描述白妞眼睛的“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这一段,印象十分深,可直到昨日才将整本小说读完,看那续集竟是残篇,正读得入迷时却煞了尾,不免心里惆怅,竟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许久都无的感觉。
小说对晚清的社会现实做了深刻揭露。尤其对酷吏的描画,端的是入木三分。酷吏们顶着清官的帽子,却残忍暴虐,草菅人命,双手沾满老百姓的鲜血,比那贪官尤其可鄙。那白太尊,有人在背后说了两句他的坏话,便捉了来说他谣言惑众,用站笼站死。衙门口的十二个站笼竟无一日是得闲的,真真是比地狱还可怕。
小说还描绘了黄河决堤的景象,有书生竟用千年前贾让的《治河策》向抚台献计治黄河,那堤里的几十万人在决堤时都成了浮殍。社会逼良为娼,衙门胡乱断案,真个是民不聊生。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书中二位女性的形象。一位玙姑,一位逸云。
玙姑系山中隐士之女,清丽可人,不仅仅通经典,且擅琴技,与黄龙子用琴瑟合奏一曲《海水天风》,让人徜恍迷离,心为之醉,仿佛那琴曲就在耳边回荡。书中描述颇得音律之三昧,让人心生想往。想那雪月山中,佳人高士在旁琴瑟和鸣一曲,此之境界岂非人生之一大乐事欤?
逸云是那泰山斗姥宫的姑子,却豁达洒脱,深契佛之妙理,已然是位开悟得道的活佛。逸云初时爱那任三爷,爱他的人、爱他的钱,爱得死去活来,之后忽然醒悟,抛却那利欲的折磨,自后便逍遥自在解脱了。她的那段关于除去“我相人相”的“变”法,活生生的一段修道次第文,形象通俗,倒真的是十分难得了。
且看她怎样修道的:她“十二三岁时也没有男女相,到了十四五岁初开知识开始喜欢男人了,却是美男子,如天津捏的泥人子,或者戏子唱小旦的,觉得他实在是好。到了十六七岁,就觉得这一种人真是泥捏的绢糊的,外面好看,内里一点儿没有;必须有点斯文气,或者有点英武气,才算个人,这就是同任三爷要好的时候了。再到十六八岁,就变做专爱才子英雄,看那报馆里做论的人,下笔千言,天下事没有一件不明白的,真是才子!又看那出洋学生,或者看人两国打仗要去观战,或者自我请赴前敌,或者借个题目自我投海而死,或者一洋枪把人打死,再一洋枪把自我打死,真是英雄!之后细细察看,明白那发议论的,大都知一不知二,为私不为公,不能算个才子。那些借题目自尽的,一半是发了疯痰病,一半是受人家愚弄,更不能算个英雄。仅有像曾文正,用人也用得好,用兵也用得好,料事也料得好,做文章也做得好,方能算得才子;像曾忠襄自练一军,救兄于祁门,之后所向无故,团守雨花台,毕竟克复南京而后己,是个真英雄!再到十九岁又变了,觉得曾氏弟兄的才子英雄,还有不足处,必须像诸葛武侯才算才子,关公、赵云才算得英雄;再后觉得管仲、乐毅方是英雄,庄周、列御寇方是才子;再推到极处,除非孔圣人、李老君、释
迦牟尼才算得大才子、大英雄呢!推到那里,世间就没有我中意的人了。既没有我中意的,反过来又变做没有我不中意的人,这就是屡变的情形。”这屡变的情形不正是她不断舍弃小我推而广之到无我的大我吗?她觉得孔圣人、李老君、如来才算得大才子、大英雄,就在精神层面与之契合如一了。
且看她道成后的光景:“近来我的主意把我自我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逸云,既做了斗姥宫的姑子,凡我应做的事都做。不管什么人,要我说话就说话,要我陪酒就陪酒,要搂就搂,要抱就抱,都无不可,只是陪他睡觉做不到;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逸云,终日里但凡闲暇的时候,就去同那儒释道三教的圣人顽耍,或者看看天地日月变的把戏,很够开心的了”。这一段的描述,活脱脱就是开悟者或叫佛菩萨的思想精神境界了。某禅师云: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脚。那对圣界的意识了然了,与绝对本体契合了,这颗真心如如不动了,但肉身还在,日常应用还要进行,佛菩萨还要实施六度万行累积功德,拯救众生于苦海。逸云说“把我自我分做两个人”,这叫“意识分离,凡圣同体”。岳明在《禅,通向绝对本体》一书里即持此种观点。如今从“逸云”的口里,再次形象印证了此种观点,也即是“禅”的奥秘。
这一篇“情”之进化文,也是修道的进阶文,次第阶段、道成后的光景均了了分明,但需知看时明白,做时难。心性的修炼岂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人的意识仿佛那滚滚不息的大河,要能“行住坐卧皆亦禅”,要能“无住生心”,谈何容易?
这本书到这个光景才看完,也算有缘。看到逸云这一段感慨良多,胡乱书之,不知所云。
老残游记读书心得感悟范文2
最近好象有点懒,只是草草地读几页书,有时连字都没认清,就过去了。可还是一股子热情地在那里读。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书这个朋友不想抛弃我,尽管我多么地一厢情愿。
《老残游记》到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