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群文阅读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VIP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群文阅读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文阅读教学——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郭沫若 红烛 / 闻一多 峨日朵雪峰之侧 / 昌耀 致云雀 / 雪莱 【学习任务】 1.结合具体诗篇的学习,丰富词语的积累。 2.积累关于诗歌作者、词、意象、意境、抒情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3.完成诗歌语言赏析的口头表达与交流和书面清晰表达的呈现。 4.引发对自身青春年华的关注,加深对青春生命的认识,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对青春理想的追求。 5.能够进行简单的现代诗歌创作。 【学习重点】 1.四首诗歌的诵读实践,内容理解和表现手法的领悟。 2.在读写实践过程中,激发对青春价值的关注与具体思考。 【学习难点】 1.读写实践任务的全面、具体落实。 2.对青春价值的关注与思考的努力呈现。 【教法与学法】诵读、讨论、点拨、实践 【学习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了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的写作背景、意象特点 一、情境导入 从《诗经》开始,诗歌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文学形式。“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消遣,可以呐喊,可以慰藉,可以歌颂,可以赞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景下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继《沁园春·长沙》之后,再学习几首青春洋溢的诗歌。 二、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参阅资料,了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的作者、写作背景 1.了解郭沫若。 提示: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文学作品有《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雷电颂》,历史剧本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等。 2.了解闻一多。 提示: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代表作品有《神话与诗》《闻一多论古典文学》《律诗的研究》《离骚解诂》《旅客式的学生》《二月庐漫记》《红烛》《冬夜草儿评论》《死水》《唐诗杂论》《西岸》《古典新义》等等。” 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写作背景。 提示:1919年,郭沫若27岁时所作。本诗作于五四运动之后,狂飙突进的风暴还没有完全止息。五四运动的鲜明标志就是要破坏一个旧世界,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描写太平洋要将地球推倒,就是对五四运动毁坏一切旧势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呼应。 4.《红烛》的写作背景。 提示:1923年,闻一多24岁时所作。当时正值国内频繁战乱,闻一多从国内来到美国,遭受歧视,回国后又在多地迁徙,经受国难家愁和事业的挫折,于是用诗控诉军阀罪行,抒发爱国情怀。 学习活动二:了解新诗 1.什么是新诗? 提示: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2.新诗的特点。 提示:(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有和谐的音乐性。 (2)内容新颖,内涵开放,有高度的概括性。 (3)意象重于修辞,有鲜明的形象性。 (4)语言白话易懂,有浓烈的抒情性。 3.新诗的分类。 提示: 分类依据 类别 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 现代风体和格律诗歌 现代风体和格律诗歌 叙事诗和抒情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诗歌发展的阶段 现代诗和当代诗 学习活动三:速读两首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 2.读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提示:诗歌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宇宙图景。苍茫的宇宙,飘浮的白云,一颗蓝色的星球,广袤无垠的大洋,波涛汹涌的大浪…… 3.概括《红烛》每一小节的内容。 提示:第一节: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 第二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 第三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 第四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 第五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 第六节、第七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 第八、九节:引用“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 4.思考: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提示:“灰”与“泪”两层

文档评论(0)

南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