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教学实录
写在前面的话:
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这节课就是要借着《月夜忆舍弟》中的常景、常事、平词、易字在感受杜甫的“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唐肃宗乾元二年,立秋后。在远离长安的边远地区,杜甫对着月亮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从此,整首诗便让每一颗思乡怀人的心灵为之震颤。四百年后的一天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诗说:(生读)浅浅语使人愁.八百年后的一天明代文学家钟惺读到这首诗说:(生读)含情往复不可言。一千年后的一天清朝爱国诗人杨伦读到这首诗说:(生读)凄楚不堪多读。那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会读出什么样的滋味呢?
二、整体感知
师:现在,同学自由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的节奏和味道。
生认真朗读。
师:不用听,只是看,我就特别感动,你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投入。真好,读书就是要有这样的状态。我们一起读!抬头,坐正,深吸一口气。怎么读呢,老师要和大家合作。你们读每句诗的前两个字,我来读后三个字。
师生共读。
师:味道出来了,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共读。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注意保持刚才的那种节奏和感觉,揣摩你在读整首诗时心底泛起的那种情绪。
师生共读。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反复读了很多遍,读古诗,特别时读经典的古时,我们不但要注意它的节奏韵律,更要注意自己在读这首诗时候切切实实体会到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
三、细读赏析
师:如果现在,老师请你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到这首诗时候的那份情绪,那份感受,你想到的是哪个词?
生1:忧伤。
生2:悲伤。
生3:思念。
师:是诗歌中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达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呢?咱静静读读《月夜忆舍弟》,在上圈上,或者做一些记号。
学生认真圈划,教师巡视,轻声提醒:圈划时候要思考你找到的这些字词,哪些是杜甫听到的,哪些是他看到的,而你又从中读到了什么。
两分钟过去。大部分学生停笔。
师:好,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圈点,甚至是批注。其实你画下的不仅是记号,更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这是最珍贵的。
四、斟字酎句
师:那夜,杜甫听到了什么?
生:他听到了戍鼓声和一雁声。
师:为什么这些声音让你产生忧伤的情绪?
生:我是合在一起理解的,“戍鼓断人行”,应该是夜深了,戍鼓敲起来,街道上静悄悄的,这时候听到一声大雁的叫声,我觉得很凄凉孤独,所以忧伤。
师:你的语感真好。这里说一下戍鼓。这是边防驻军瞭望楼上的鼓,时用来报时或告警。你认为杜甫此时听到的戍鼓是用来报时还是告警?
生:是报时。因为接下来没有打仗。
师:那么你认为这里的“断”是什么意思?
生:阻断,断开。
师:可以用“绝”来替代吗?
生1:可以。都是讲街上没有人了。
师:《说文解字》说:断,截也。断有断开,拦截之意。你认为它和“绝”的用意是一样的吗?
生2:我觉得不一样。
生3:用上“断”感觉戍鼓敲响后行人踪迹消失的速度之快。
师: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1:战争频繁,战事紧张,戍鼓一敲,大家立刻消失。
生2:在这样的氛围下,人的心也时提在那,悬在那儿,很紧张的。
生3:民不聊生。
师:刚才同学说还听到了一声雁鸣,“一雁声”指一声雁鸣还是一只大雁?
生1:一只大雁。
师:强调数量是一只有什么好处?
生1:孤独,大雁都是成群的。一只大雁表明这是落单了的大雁,很凄凉。
生2:解释为一声雁鸣也可以啊。夜深人静,忽然听到一声雁鸣,感觉很凄凉孤独。
师:那我们就将这两种解读合在一起。一雁,是孤雁,是失群之雁。古人就说“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夜深人静间,孤雁一声鸣叫,更是让人心生凄凉。现在我们就探究一下“雁”这个意象。在很多诗歌中都有“雁”这个意象。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那么在《月夜忆舍弟》中的这个“雁”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我查了一下资料,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同学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
生1:我觉得是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因为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这是一篇怀念亲人的诗歌啊。
师: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材解读.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参考附品析.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选择题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行路难》教学实录.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行路难》练习题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行路难》三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