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医保健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椎病中医保健讲座 李思斌 温岭市李正祥名医工作室 目 录 ●什么是颈椎及作用 ●颈椎为什么会生病 ●颈椎会生哪些疾病 ●颈椎生病了怎么办 ●怎样让颈椎不生病 一、什么是颈椎及作用 ○颈椎共有7节,是脊柱的一部分。 ○颈椎的脊柱单位由椎体、椎间盘等组成。 ○颈椎曲度从侧面看向前凸。 ○作用:支撑、保护、姿态。 颈椎解剖侧面观 共七节 颈椎脊柱单位由椎体和椎间盘组成 支撑 保护 姿势 支撑 保护 姿势 颈椎解剖横切面 颈部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斜方肌 头夹肌 竖脊肌 半棘肌 多裂肌 回旋肌 关节囊 关节突 椎管内静脉丛 脊髓 后纵韧带 椎间盘 二、颈椎为什么会生病 ○颈椎病比较常见,有研究显示其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3.5%; ○发病高峰期在50-54岁之间; ○近年有明显的年轻化、低龄化趋势。 脊柱的劳损与退变性疾病是影响人们生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退行性改变 (退化) 椎间盘退变 7岁 30岁 70岁 男性 四十四岁 接近正常颈椎 颈椎曲度变直 2.椎体退变 椎体退变-骨刺 椎体退变 骨刺增生三、四椎间孔狭窄 骨刺 骨刺 (二)不良习惯 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职业性 话 务 员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性 高枕睡觉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 睡姿不良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性 睡姿不良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性(电脑病)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性(电脑病)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性(电脑病) 慢性劳损-不良习惯性(电脑病)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 八岁女孩 ○颈椎病发病主要病因是长期姿势不良导致颈肌的慢性劳损,导致维持颈椎正常功能的内、外源性稳定破坏。 ○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接的韧带结构,维持静力平衡。 ○外源性稳定,主要为附丽于颈椎的颈部肌肉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这是脊柱运动的原始动力,维持动力平衡。 内源性稳定的骨架等结构 内源性稳定的骨架等结构 男性 四十四岁 颈椎向后反弓严重 不稳定的颈椎 男性 二十一岁 颈椎曲度变直并向后反弓 不稳定的颈椎 外源性稳定的软组织 斜方肌 外源性稳定的软组织 提肩胛肌 外源性稳定的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 外源性稳定的软组织 项韧带 ○内源性稳定是颈椎稳定的基础,外源性稳定是颈椎稳定的前提。 ○颈椎的动静力平衡失调,造成整个颈椎系统生物力学功能的紊乱,颈椎稳定性丧失,有作者因此提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病机说。 (三)受 凉 三、颈椎会生那些病 ○颈型--以颈、肩部的疼痛不适为主症; ○神经根型--以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为主; ○椎动脉型--与头部位置有关的眩晕; ○脊髓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下肢肌张力 增高,“踩棉花感”,病理反射等; 三、颈椎会生那些病 ○交感型--可表现视觉异常、心律异常、肢 体发凉、出汗等多种交感功能紊乱症状; ○混合型--存在两种以上上述类型者。 1、颈肌型 1.颈部,肩部,背部僵硬不适、 酸胀重疼痛、 怕冷; 2.临床上极为常见,占40%, 是最早期的颈椎病 。 2、神经根型(椎间盘突出病) 1.肩背部或颈枕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 剧痛; 2.颈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或发硬、发僵, 或颈呈痛性斜颈畸形; 3.受压迫或刺激的颈脊神经其走行方向有烧灼样 或刀割样疼痛,伴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 4.颈部活动或腹压增高时,上述症状加重; 5.患侧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重坠。 脊髓 颈椎间盘病变 突出的椎间盘 椎间盘明显突出 3、椎动脉型 表现 头过伸或转向某一位置时,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 呕吐、耳鸣、耳聋等; 2.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清楚。 检查 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 位置性眩晕,改变位置,症状消除; X线片示勾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部骨质增生, 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4.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扭曲;脑血流图可见异常。 椎动脉 椎动脉 异 常 正 常 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颈椎动脉病 颈椎动脉病 4、脊髓型 表现: 四肢麻木、酸胀、烧灼感、僵硬无力; 头疼、头昏、大小便改变(排尿、排便困难、排便无力或便秘等); 重者活动不便,走路不稳(踩棉花感),甚至出现瘫痪。 检查: 肢体张力增高、肌力减弱。低头症状加重; 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减弱; 霍夫曼氏征和巴彬斯基征阳性; X线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脊髓造影可见异常。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