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么才是软件开发中最佳实践呢?
2021-07-09
“描述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定义它的概念,唯有一个动词揭露它的行为,唯有一个描述词表现它的特征。要做的,就是认真去查找那个名词、那个动词、那个描述词……”
——?福楼拜 (Gustave Flaubert)
我想讲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般讲故事都是这样开头吧), 两个老工程师在一起谈天,谈各自生涯中最骄傲的工程。其中一个先叙述了他的杰作:
“?我们建筑的桥,横跨一个峡谷,峡谷很宽很深。我们花了两年时间争辩地质,选择材料。聘请了最好的工程师团队来设计方案,而这又花了五年时间。?我们签下了最大的工程队,托付他们建筑基础结构、塔墩、收费亭,以及用于连接桥梁和高速大路的道路。桥面下层是铁路,我们甚至还修了自行车道。?那座桥花费了我数年的心血。”
?
另外一个听完之后,陷入了深思,过了一会儿,说到:
“?有一天晚上,我和一个伴侣喝了点伏特加,然后我俩扔了一根绳子,越过一个河谷。呃…… 就是一根绳子,两头系在两颗树上。?河谷两边各有一个村庄,起初,有人加了个滑轮,用来传递包裹。然后,有人拉起了其次根绳子,牵强可以走走,虽然很危急,但小伙子们很宠爱。?后来,一群人重新修建了一下,使得更坚固。于是,女人们也开头从上面走,每天带着她们的农产品过桥。?就这样,在桥的另一边构成了一个市场。由于地方开阔,造了很多房子,渐渐地进展成了一个镇子。?绳索桥被木桥替代,这样就可以走马车了。?后来,镇上的人们修了一座真正的石桥。再然后,人们又把石料改成了钢材。?如今,那座钢构悬索桥照旧伫立在那里。”
?
前一个工程师缄默良久,说到:“ 有意思。我那座桥建成大约十年后,被拆除了。现实证明我们选错了地点,建好的桥没人用。听说有几个野路子的家伙,在下游几英里处,拉了一根绳子,全部人都从那走。”
?
金门大桥(旧金山)
?
我很宠爱这个故事。故事的出处,在一款消息队列产品—— ZeroMQ 的官方指南第6章里。
说完故事,我想聊聊软件开发中,经常可以听到的一个概念 ——?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Wikipedia 上对其解释为:
A best practice is a method or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as superior to any alternatives because it produces results that are superior to those achieved by other means or because it has become a standard way of doing things.
(最佳实践是一种:因其产生的结果优于其它选择下的结果,或其已经成为一种做事的标准,从而被普遍认可优于任何替代方案的方法或技术。)
?
这个概念源于管理学,然后在 IT 界众多。简而言之,就是所谓“正确的做法”。
最佳实践本身是奇特的存在,犹如夜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黑暗中的方向,指引着摸索前行的凡人。
但凡事有度,子曰:“过犹不及。”
我今日想说的,就是这月亮的背面。(传奇中,月球背面隐蔽着…… 嘘~)
?潮汐锁定导致月球永久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
首先,最佳实践简约带来思想包袱,让人无法专注于处理问题本身。
总是期望接受最好的技术方法,不情愿在不正确的做法上铺张时间,导致瞻前顾后,甚至裹足不前。此时的最佳实践,已然成为了一种毒药,一旦偏离了问题本身这个动身点,就会不知不觉走进“宏大构想”的思维圈套。把简约的问题简单化,妨碍了迈出第一步,直到能规划出“包罗万象”的处理方案后才肯动手,拖延症就这样来了,时间却走了。
你想好了将来每一天怎样过吗…… 没想好??那……不活了???
?
其次,对最佳实践的执念简约让人钻牛角尖,将目标的重心带偏。
过度关注实施过程能否符合标准化,忽视了项目中其它重要的东西,比如用户体验,比照实际需求。就像故事里讲的那样:第一座大桥,几乎是教科书般的标准化路数,可产品落地后和客户需求却差了好几英里;其次个看上去很野路子,但精准地处理了痛点,从始自终都是紧紧围绕实际需求迭代,每一次的进步都可以产生效用,这才叫宰手级应用。
这让我想起了?Plan-9?的传奇。
你听说过 Plan-9 OS 吗??一款由贝尔试验室的极客们打造的用于完善 UNIX 不足的操作系统。什么不足?在 UNIX 的哲学中,有一条叫做 “一切皆文件” ,但实际上UNIX本身并没有严格服从这一条。于是,Plan-9 OS 完善实现了这一点。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它从没进过市场,所以假如你没听说过它,一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