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年过去了,为什么开源还是未能如愿转变世界?
2021-09-01
开源正式出道至今已有20年了。有人留意到吗?
没人留意。对于像开源这样的革命性技术而言,你以为它会转变开发、销售和分发全部软件的方式。惋惜对于预备开派对、庆祝开源20周年的那些人来说,开源并没有转变软件。对于大多数开发人员来说,大多数时候软件仍旧是专有的,原封不动。
20年来真正变化的是关于软件的叙述。现在我们对此习以为常:软件可以是开源的,或许应当是开源的,世界不会因而迎来末日。然而,今后20年要处理的是真正开放源代码。
开源赢得了基础设备,但未赢得软件
早在1999年开源运动的领袖人物Eric Raymond就认为,95%的软件是为使用、不是为销售而编写的,因而可以、而且应当是开源的。但实则不然,几乎全部的代码如今仍旧是封闭的。
正如Red Hat首席执行官Jim Whitehurst在2008年Red Hat峰会上特殊指出的,开源项目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正式提出“开源”这个术语十年后,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他公开责怪了铺张企业软件这个现象:
今日编写的绝大多数软件是在企业编写的,并非用于转售。绝大多数软件从来没有实际使用。IT软件开发方面的铺张格外惊人…….最终,开源要向我们在全球的全部客户供应价值,我们不只要让客户使用开源产品,还要真正参与开源、加入开发社区。
一些观看机构看到了更大的进展。据欧洲委员会Flossmetrics在2009年的调查显示,全部代码(不管能否用于销售)中35%是开源代码,这个数字可谓不低。
正如Cloudera的联合创始人Mike Olson在2021年认为,开源已渐渐主宰企业基础设备:
企业基础设备领域消灭了一个令人震惊、不行逆转的趋势。假如你在运转数据中心,几乎确定在使用开源版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两头件和其他基础性系统。过去十年没有消灭过一种主导性的、接受闭源专有方式的平台级软件基础设备。
当然,Olson是对的:企业基础设备领域的大部分创新越来越受制于开源许可证。虽然我们离市场饱和还相距甚远,但容器革命的基石是Docker和Kubernetes,两者都是开源技术。大数据呢?底层有Hadoop、Kafka和更多的开源技术。新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呢?它们有赖于开源的TensorFlow、MXNet及更多框架。
所以,即便我们的应用程序仍旧一贯是封闭、专有的,我们的平台也日益开源。明明我们的将来基本上依靠开源代码,为何绝大多数的代码还连续被专有许可所束缚呢?
既然比例越来越多的代码是开放的,为什么更多的代码不会更快速地走开放道路?正如ARM的John Mark Walker告知我的,“眼下消灭的各大创新都在开源平台方面,可还是有很多人在……重新创造轮子。”
为什么?
企业在开源方面没有说到做到
Geir Magnusson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晚期董事,也是Sourcepoint的首席技术官。他是这么回答的:
开源对于非差异化的东西即基础设备带来的影响特殊大。而在Eric Raymond所说的那95%的软件中,很多是乏味无趣的代码,它们是针对专有/特定的需求特意开发的。
换句话说,有很多代码仍是封闭的,我们应当庆幸没必要看到它们,由于这些代码在编写它们的企业之外没多大用途。它们可以开源吗?是的。应当开源吗?算了吧。
正如Red Hat战略师Dave Neary强调,的确存在与开源代码有关的成本。他认为,“作为该代码的独一用户,好处很少。”Apache软件基金会的董事(第一资本公司的前高级主管)Jim Jagielski表示:“很多公司说想要拥抱开源,可又不太情愿投入拥抱开源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因而以失败告终。这反过来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它们责怪开源,而不是责怪本人。”
简而言之,大多数软件仍锁在企业防火墙后面的缘由是,成本太高了,而投资报答太低,因而没必要开源。至少,这是普遍的看法。要是不走开源道路,不行能破除这种看法;要是没有前期的证据,企业不情愿走开源道路。看到问题所在了吗?
将来20年有望看到更多的开源
由于谷歌、Facebook、亚马逊及证明开源代码价值的其他互联网巨头做出了高瞻远瞩的工作,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开头迎刃而解。虽然State Farm保险公司或雪佛龙不太可能像微软那样大力参与,但我们开头看到像彭博社和第一资本这些公司正以早在1997年“开源”这个词问世时根本想象不到的方式参与到开源运动中。这是个开头。
我们也别忘了这点,虽然我们在过去20年看到很多公司使用更多的开源代码,但是开源自问世以来最大的成功在于,它转变了关于软件领域如何消灭创新的叙述。我们开头信任,最创新的软件是开源软件,这有充分的理由。
当然并非全部软件都是如此。Apache软件基金会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