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背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感受父子深情。体会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进而感受父亲深沉的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许多不经意的事情,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大家先听听这首歌曲《父亲》。播放歌曲《父亲》,情感渲染,感受浓浓父爱。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相守为目的,但惟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儿女的离开,
而且是希望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2.作者介绍
学习课文之前通过预习已经了解了《背影》的作者。这节课就不再涉及到了。
二、作者朱自清笔下的背影
整体阅读文章,自由说说,你觉得文章哪个地方最打动你?
(这个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找代表说)
三、读到此处,作为读者,我们已经被伟大的父爱所感动,那作为儿子的朱自清能体会到这深沉的爱吗?作者理解吗?请找出表示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四、出示写作缘由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故事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矛盾激化,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教师及时点拨总结:在那个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年老体衰的父亲,吃力地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
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中。这归功于父爱的细腻、作者传神的描写。
龙应台《目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
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
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五、拓展:
假如你是朱自清,你如何给父亲回一封信?
六、“父爱是一座山,深沉坚定。”请同学们寻找自己忽略了或者是习惯了的父爱,对父母多一些理解,不去抱怨,阳光地生活。
龙应台《目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
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
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幻灯)
作业
用二百左右的字描写你的父亲最感动你的瞬间。
《背影》学情分析
《背影》是部编八上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散文。背影的篇幅不长,学生在概括文章内容时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很少真切的来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对于朴实的文字,尽管前边已经学过,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所以在这篇文章上,仔细领会文中所饱含的父子深情,有一定的难度。
在讲课时,我运用PPT软件,添加歌曲《父亲》导入本课,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影响下进入理解情感的状态,在上课前用黑板提前发布预习内容,调查学生家庭情况,有多少孩子现在没有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找出关注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如学生能够接受,可让其在课上谈感受。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再加上已初步掌握了叙事性文章的阅读方法,这一篇课文学习起来并不难理解。
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下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篇感动了一代代人的父子深情在学生们的心里也扎了根,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
《背影》效果分析
在这一节课中整体阅读,抓住精要,注重品读细节,体悟感情,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把握思路,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让学生朗读等方式得到充分的整体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脑动手。这节课紧紧围绕文本教材展开。又不拘泥于教材,所以在讲课中引用了王君老师的一段话,让学生更加明白他们父子之前的隔阂。
我注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与空间,不束缚或者引导学生的思维。总之,在这堂课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在情景渲染下,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在以后的教学中调动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功率单元串联式多电平电压.pdf VIP
- 供应室口腔器械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天天练”习题卡,含100份题组.pdf VIP
- 通桥(2021)4301-Ⅱ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体桥墩(双线,直、曲线,0.05g<Ag≤0.1g).pdf VIP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pdf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docx
- 2025年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建筑图纸符号CAD大全(1).doc VIP
- [质量管理标准]GBT 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 服务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