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评阅要点.pdfVIP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评阅要点.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A 题评阅要点 2007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A 题评阅要点 [说明 ] 本要点仅供参考,各赛区评阅组应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及学生 的解答,自主地进行评阅。 模型的建立必须考虑我国近年来人口发展的总趋势。例如,老龄化 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以下几 点供阅卷参考。 1.分析数据 /test/2005-07/26/content_17363.htm 中就有 2005 年的详细数据。从中也可以看出,附录 2 中给出的 20 05 年人口数据就是大约 1%的抽样调查数据。从网上及文献中还可以 查到更多数据,这里不一一列出。 (7) 在本题的数据说明中曾指出 “个别数据有异常,原文如此,可酌 情处理。 ”实际上,这些异常数据在个别年份才会出现,如果把他们从 总体上进行拟合,对整个模型的建立应该是没有很大影响的。而且一些 异常通过查阅其他资料也可得到纠正。附录 2 中最大的异常是关于 20 03 年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数据,这里按原《年鉴》中说法以千分比计, 实际应该是百分比,相差十倍 (在该附录最后几行给出的总生育率中已 把它们恢复正常) 。正如一开始及下面所强调的,本题的重点是要根据 我国近年来人口发展的总趋势和特点来建立模型,因此,必须从总体上 来把握数据。 (8) 如果有学生考虑人口分布的地区和产业等差别,也是可以的, 但需要自己补充相关数据。 2 .建立模型 (1) 基本假设: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出发,可以提出如下假设作 为建立模型的依据:老龄化进程加速;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高于 城镇;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持续升高;农村人口不断城镇化。根据这 些假设,区分模型中的状态变量和参数。 (2) 状态变量的设置:根据上述假设和数据分析,可以把城镇人口 与农村人口,及男女性别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注意到育龄妇女的生育 率是决定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可以对人口的年龄分布按不同年龄段进 行简化,以减少状态变量。 (3) 老龄化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每一类人 ( 比如城镇妇女 )中, 老年人口在该类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而青壮年和幼年人口比例逐 年下降。可以通过对人口矩阵的迭代,或用其他模型方法,找出他们上 升或下降的一般规律。 (4) 农村人口以一定规律转化为城镇人口。 (5) 人口增长有迟滞效应。在附录 1 中提到 “由于 20 世纪 80 年代 至 90 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 ”,导致在 2005-2020 年出生人 口数量会 “出现一个小高峰 ”,这就是迟滞效应。如果在模型中适当引进 迟滞项,就可预测到这种 “小高峰 ”现象。当然,此时的初值应当是一个 近几十年来的人口变化函数。这个函数可以从网上搜索到,也可以用 1 (4)提示的方法找出。当然,这可能有一定难度,不一定作为必须要考 虑的要求。如果有同学考虑到这种迟滞效应,应该说是有创意的。 (6) 由上述 (1) 至 (4) ,

文档评论(0)

151****66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